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单位介绍
  • 单位领导
  • 内设机构(二级机构)
单位全称: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规范简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社会信用代码:11341823MB1655578J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联系电话:0566—5025125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单位职能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县委的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管理保障和安置优抚等工作政策法规,拟定相关地方性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褒扬彰显退役军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风范和价值导向。

(二)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离休退休干部、退役士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就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

(三)组织指导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协调扶持退役军人和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创业。

(四)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退役军人特殊保障政策并组织落实。

(五)组织协调落实移交地方的离休退休军人、符合条件的其他退役军人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住房保障工作,以及退役军人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待遇保障工作。

(六)组织指导伤病残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和抚恤工作,指导实施有关退役军人医疗、疗养、养老等机构建设。承担不适宜继续服役的伤病残军人相关工作。组织指导军供服务保障工作。

(七)组织指导全县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负责全县拥军优属、烈士褒扬和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和军属优待、抚恤、补助等工作,负责全县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期定量生活补助审批工作,指导实施国民党抗战老兵等有关人员优待政策。

(八)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荣誉奖励、军人公墓管理维护、纪念活动等工作,依法承担英雄烈士保护相关工作,按规定承担拟列入重点保护单位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名录的审核、备案、推荐工作,承办境外我县烈士和外国在本地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相关事宜,总结表彰和宣扬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工作单位和个人先进典型事迹。

(九)指导并监督检查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和有关人员的帮扶援助工作。

(十)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一)职能转变。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应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协调各方力量更好为军人军属服务,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褒扬彰显退役军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风范和价值导向,更好地为增强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做好组织保障。

姓名:张宏根

职位: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

联系电话:0566-5025668

分工:
主持局党组全面工作,主管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
简历:

张宏根,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


姓名:杨月春

职位: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联系电话:0566-5025568

分工:
协助党组书记抓好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负责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医疗、疗养、养老,机关党建、党务政务公开、安全保密、宣传、人事、档案、财务等工作。完成局党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分管办公室、优待抚恤股。
简历:

杨月春,男,汉族,1972年3月出生,汉族,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姓名:周媛媛

职位: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联系电话:0566-5025628

分工:
负责双拥、拥军支前保障、烈士褒扬、军人公墓维护管理及纪念活动,乡村振兴、局包村、计划生育、共青团、未成年、妇联、关工委等工作。完成局党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分管双拥办公室(拥军褒扬和权益维护股)、县烈士陵园管理所。
简历:

周媛媛,女,汉族,1982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姓名:田胜

职位: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

联系电话:0566-5025002

分工:
负责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民生工程、军休管理、权益维护、服务体系建设、机关工会等工作。完成局党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负责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面工作、分管移交安置和就业创业股。
简历:

田胜、男、汉族、1984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

姓名:焦健

职位: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军人接待站站长

联系电话:0566-5025002

分工:
负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维稳、综合治理、文明创建、招商引资、法治、军供保障等工作。完成局党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分管军人接待站;协助分管烈士纪念设施和拥军支前保障工作。
简历:

焦健,男,汉族,1977年1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青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军人接待站站长。

机构名称:办公室 负责人:许童晨
职位:办公室负责人 联系电话:0566-5025608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信息、档案、安全、保密、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以及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等工作。拟订退役军人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指导和监督退役军人事业资金管理,承担机关财务、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和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统计等工作,指导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组织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承担退役军人政策综合研究工作,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


机构名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负责人:田胜
职位:中心主任 联系电话:0566-5025508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承担退役士兵服务保障、政策调研、政策宣传、数据信息管理维护、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帮扶解困和化解矛盾等职责任务。






机构名称:移交安置和就业创业股 负责人:程晨
职位:股长 联系电话:0566-5022676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研究提出全县退役军人安置管理方面的政策、办法;拟定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年度安置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县直、乡镇、中央驻青单位安置和选调工作。

负责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移交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协调落实移交地方的离休退休军人、符合条件的其他退役军人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住房保障工作,管理军休保障单位。

拟订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和教育培训等工作,指导开展有关中介服务工作,组织协调落实退役军人社会保险等待遇保障工作。


机构名称:优待抚恤股 负责人:施敬文
职位:股长 联系电话:0566-5036108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贯彻执行抚恤优待法规政策,完善优抚制度;承担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和军属优待、抚恤工作。负责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期定量生活补助审批工作;承担不适宜继续服役的伤病残军人相关工作,组织协调落实退役军人医疗保障工作,组织指导有关退役军人医疗、疗养、养老等优抚保障机构建设。指导实施国民党抗战老兵等有关人员优待政策。


机构名称:县双拥办公室(拥军褒扬和权益维护股) 负责人:陈冉
职位:副主任 联系电话:0566-5025608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承担协调指导全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拟订全县双拥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全县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和军民共建活动,宣传、表彰、推广先进典型。协调军政、军民关系,处理有关问题。协调指导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创业。组织指导军供保障机构建设和军供服务保障工作。承担审核上报烈士称号和烈士褒扬、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工作,依法承担英雄烈士保护相关工作,组织实施军人公墓管理维护,依法承担烈士评定审核相关工作。指导开展英雄烈士纪念活动,承担境外我县烈士和外国在本地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及活动的组织管理相关工作。承办县双拥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承担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舆论宣传、总结表彰、荣誉奖励和信访工作,配合做好指导退役军人党建工作,监督检查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承担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和有关人员的帮扶援助工作。


机构名称:军人接待站 负责人:施敬文
职位:副站长 联系电话:0566-5036108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为退役军人提供接待转运服务;为退役军人提供接待和住宿;对外接待旅客。
机构名称:烈士陵园管理所 负责人:何有玲
职位:副所长 联系电话:0566-5020125
办公地点:青阳县蓉城镇临城北路10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机构职能
       负责烈士事迹收集,编辑、陈列;负责烈士纪念建筑物设施维护,陵园绿化,环境卫生管理;负责接待瞻仰、祭扫烈士和开展各项纪念活动的各界群众以及凭吊、缅怀烈士的亲属,向社会宣传烈士的革命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