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扇以古代仪仗宫扇发展而来,如今仍延续古代造型风格,缩小体积,以实用便捷为主,边框采用传统烘烤弯曲或创新的竹篾粘制等方法制作,扇面采用竹丝编制或绢布等材料蒙制,并用织锦布包边,扇柄采用玉竹、梅妃、香妃、红木等名贵竹木制作,扇框和扇柄采用传统卯榫结构连接,在我国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的传承已有140多年。
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在西汉时期,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宫扇有云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华扇﹑五明扇,东汉时期,汉恒帝赏赐九华扇于曹操,其子曹植创作《九华扇赋》,后有杨修为九华扇误点成蝇的典故。南北朝时期,梁沉约作《咏竹火笼》:“虽为九华扇,聊可涤炎氛。”,唐朝诗人梁铉《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中的“灯攒九华扇”,宋朝王质《九华扇》:“玉斧修成玉兔宫,萧萧无日不秋风。九华紫翠腾空起,取次拈来在掌中。”明代欧大任《燕京篇》中“尘逐妖童九华扇”,清朝时期,汉宫扇没落,逐渐被人淡忘,直到民国时期,甘发奎创立九华扇坊,对汉宫扇进行改良,九华扇才得以传承。
九华扇的制作选料独特,做工精细,富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民族传统工艺品,饱浸民族文化气息,极具民族特色。可追溯的传承已经有五代,期间顺应时代发展,技术持续改革创新,才能传承至如今。九华扇的主要制作工序有13道,从砍竹到成品的每一个步骤都融汇了传承人的辛勤和汗水,扇面可作画写字,每一面九华扇都漂亮灵动,独具特性,有机器所不能取代的独特魅力。
2023年,九华扇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青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运维电话:0566-5038187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
皖ICP备05015023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23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