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尧臣(1514-1606),字庆甫,号华江,青阳县杨田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先后任浙江萧山知县、吏部尚书郎、吉安知府、顺天府尹。他从政时以廉政爱民,除弊兴利,正己率人著称。因曾任吏部尚书郎,人们就尊称他为“天官”,今涧泉村仍保留施尧臣“天官坟”和“狮子门”等古迹文物。

施尧臣画像

《万历年顺天府志》

《萧山县志》

故居门前石狮子

故居旧址
勤政恤民 广施德政
施尧臣于嘉靖三十年(1551)出任萧山知县时,“仅携二老苍头(仆人)单车赴任,布裘革履,厌弃纷华”。萧山地处杭州以南,北临钱塘江,水陆交通便捷,然“历千余年未始有城”,“屡遭倭寇劫掠”。
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防倭寇入城扰民,知县施尧臣全力筹措资金,“始创建”萧山县城城墙,工程落实到人,官方出料,人工付费,伙食由富人分担,墙外深挖护城河,占地按田亩给以补偿。历时五个月筑城完工。
当倭寇再次入侵时,萧山兵民凭城抗击,敌一无所获,百姓安居乐业。施尧臣的筑城御敌安民的雄才大略,不仅得到了百姓的称颂,也得到了当时朝廷的认可。在任三年,他生活俭朴,廉政爱民,轻徭薄赋,奖励农耕。
嘉靖三十四年(1554),施尧臣以政绩迁授吏部尚书郎,自此,萧人称其为“天官司郎”。“去之日,萧人泣曰:施公德政,虽报效上国,实惠流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其勋猷宏伟。”萧山百姓,如此盛赞,足见他爱民亲民之治,深得人心。“士民不忍舍去,为之罢市,童妇皆涕泣攀辕。”民众歇业止作,扶车而泣,恋恋不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青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运维电话:0566-5038187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
皖ICP备05015023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23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