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逆袭:从放牛娃到进士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的经历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对梦想与奋斗的理解。南宋时期的程九万,便是这样一位令人瞩目的传奇人物。
程九万,字鹏飞 ,别号双峰居士,出生于池州青阳蓉城牌楼。他的出身极为贫寒,幼年时期甚至以放牛为生。在官坡里的乡野间,他与牛为伴,然而,他的志向却远在天际。那时的他,常以树枝为笔,沙地为纸,在放牛的间隙,苦读不辍。每一个字符,每一段经文,都像是他走向未来的基石,承载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挑战。这种在艰苦环境中仍坚持学习的精神,不禁让人想起那些同样出身寒门却心怀壮志的先辈们,如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孙康,他们都在困境中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命运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淳熙二年(1175 年),是程九万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踏上了科举之路,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学识和才华,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高中进士。这一成就,对于一个出身贫寒的放牛娃来说,无疑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逆袭。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少年,一跃成为池州历史上屈指可数的 “双峰居士”,成为了当地百姓口中的传奇。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给所有身处困境的人带来了希望和鼓舞,让人们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跨越阶层的鸿沟,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在牌楼村,老人们仍会将程九万的故事娓娓道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发向上 。
铁腕御史:两淮巡察惩贪腐
进入仕途后,程九万凭借在武康知县任上轻徭薄赋、奖耕重桑,使得县民各安其业的卓越政绩,后被授司农寺主簿,后迁太府丞 。在这个职位上,他迎来了人生中一段极具挑战与传奇色彩的经历 —— 奉旨巡察两淮。
两淮地区,在南宋时期是重要的经济命脉所在,盐运、商业发达,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黑暗与腐败。当地豪强势力横行霸道,与贪官污吏相互勾结,他们无视国法,鱼肉百姓,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面对如此复杂险恶的局面,程九万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必须要为这片土地带来公正与安宁。
每到一处,程九万便深入民间,明察暗访。他与百姓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疾苦和冤屈,收集各种证据。在他的努力下,多起积压多年的冤案得以昭雪。那些曾经被豪强欺压、有冤无处申的百姓,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对程九万充满了感激,将他视为救星。
在众多案件中,扬州某盐商贪腐案尤为引人注目。这位盐商富甲一方,与当地官员关系密切,在扬州一手遮天。他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偷税漏税,垄断盐业市场,获取了巨额的财富。而那些敢于揭露他罪行的人,都遭到了他的打击报复。一时间,扬州城内人心惶惶,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程九万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毅然决定对该盐商展开调查。然而,调查过程却异常艰难。盐商及其背后的势力动用各种关系,对程九万进行施压,甚至威胁他的生命安全。但程九万毫不畏惧,他坚定地表示:“我既受朝廷之命,必当为民除害,岂会被这些威胁所吓倒!” 他顶住了重重压力,继续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程九万终于将盐商的贪腐罪行查得水落石出。涉案的官员也被一一揪出,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一消息传出后,扬州城乃至整个两淮地区都为之震动。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为了表达对程九万的感激之情,百姓们特制了一块 “青天” 匾额相赠,以此来赞颂他的公正和廉洁 。
这段巡察两淮的经历,充分展现了程九万的果敢与智慧,他不畏权贵、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世为官者的楷模。而他将这段经历详细记录下来,写入《历阳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成为了清官教科书般的存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员坚守正义,为百姓谋福祉。
清廉为官:造福一方百姓
程九万的为官生涯,始终秉持着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理念,每到一处任职,都留下了令人称赞的政绩。他的这些品质,不仅在当时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在担任武康知县期间,程九万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为民着想的情怀。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首创了 “轻徭薄赋” 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百姓的心田。百姓们不再需要承受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百姓们积极开垦荒地,共计开垦荒地 3000 余亩。这些新开垦的土地,为粮食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也让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除了在农业方面的努力,程九万还十分关注百姓的生活基础设施。他发现当地百姓面临着饮水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亲自设计了 “皇宋绍定程府造” 井圈 。这个井圈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实用性,还体现了程九万对百姓的关爱。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成功打井取水,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饮水困难。
程九万的清廉为官,还体现在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上。在那个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的时代,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为金钱和利益所诱惑。他的这种廉洁自律的品质,不仅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褒奖。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官之道,成为了百姓心中的 “青天”。
文武双全:诗画中的家国情怀
程九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博学多才,在诗画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其诗画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展现出他独特的精神世界。
在绘画领域,程九万善画山水,尤其擅长描绘松竹 。他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仿佛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都融入了画卷之中。他的《九华四图》堪称一绝,这幅作品以水墨丹青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家乡九华山的胜景。九华山的奇峰怪石、云雾缭绕、清泉飞瀑,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幅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据说,《九华四图》完成后,因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收入宫廷珍藏,成为了宫廷画师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这也足以证明程九万在绘画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的作品在当时所受到的高度认可。
程九万的诗作同样精彩绝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国的关怀。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如《松桂亭》中 “诗书千古事,松桂四时心” 一句,将诗书的千古传承与松桂的四季常青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知识和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家国理想的坚守。在他看来,诗书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千古流传的宝贵财富;而松桂则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不屈的品质,是他心中的精神寄托。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桂一样,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都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为实现家国理想而努力奋斗。这种将个人情操与家国理想完美融合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萧瑟风成韵,扶疏月满阴。一琴聊自托,山水是知音”,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仿佛能看到程九万在松桂亭中,面对清风明月,抚琴而歌的情景。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琴声之中,与山水对话,与自然交融。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家国的热爱,因为在他的心中,家国就是由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点滴所组成的。
程九万的诗画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展示,更是他家国情怀的体现。他以诗画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正义的坚守以及对家国的责任感。这种 “上马治军,下马安民” 的儒将风范,在当时就赢得了时人的赞誉,人们称赞他 “才兼文武,无愧将相” 。他的诗画作品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忘胸怀家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千古流芳:故乡的永恒记忆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程九万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故乡牌楼村,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财富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