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陵阳镇人民政府 > 机构职能 > 乡镇简介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675X/202403-00146 组配分类: 乡镇简介
发布机构: 青阳县陵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陵阳镇简介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3-12 发布日期: 2024-03-12
废止日期:
陵阳镇简介
发布时间:2024-03-12 09:02 来源:青阳县陵阳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陵阳镇位于青阳县南部,是全国重点镇、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全镇区域总面积213.85平方公里,辖16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

陵阳区位优势独特。地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中心地带,南接石台县七都镇,东承黄山市永丰乡,西临贵池区棠溪镇,330国道纵贯南北,325、219、225三条省道从境内经过,G3京台高速铜汤段穿镇而过并设有出口,高铁站、机场均在60分钟车程内,交通便利。

陵阳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公元前109年,置县治于陵阳,九华山在当时被称为“陵阳山”。战国时期屈原曾驻足陵阳九年,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哀郢》,其中就有“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的诗句;谢眺、李白、贾岛、杜牧、杜荀鹤、袁枚等历代诗人均有诗赋陵阳;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曾赞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

陵阳生态环境优美。九华神龙谷、黄石溪等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森林、太平山寨遗址、古村落和九华山朝山古道。神仙洞、白沙岭古道、楼台山、喇叭河等自然景点多达20余处,令人心驰神往。

陵阳商贸流通活跃。自古即为江南重镇和贸易集散地,是徽商赣客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陵阳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型业态迅速发展壮大,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餐饮业增长势头强劲,休闲旅游消费增长明显。目前镇域个体户共有1300余户,其中餐饮、住宿类100余家,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促进了商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陵阳农特产品优良。茶叶、九华黄精、油茶、黄花菜、桑葚和豆制品等基本形成产业化,黄石溪毛峰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九华黄精产业蓬勃发展,陵阳豆制品、野生竹笋、山芋粉丝及黄精蜜饯畅销省内外。

近年来,陵阳镇以创建文创特色小镇为切入点,发掘陵阳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项目的实施、活动的开展,推动陵阳全域旅游的发展。成功引进富贵陵阳文化旅游公司,完成了九华神龙谷深度开发和“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建设。2019年,“陵阳文创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名单,九华神龙谷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下粮仓主题文化游览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富贵陵阳百家宴”入选全国“100个乡村文化活动”品牌。

陵阳老街

陵阳老街历史悠久,位于黄山、九华山之间,距离太平湖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称为千年老街。老街不长,也算是闹市中保留的一份古老。老街上内容丰富,历史韵味很足。至今老街还保留着铁匠铺、粉丝铺、古玩店、奇石阁、米醋店、酒庄、客栈等。陵阳老街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皆为马头高墙,天井明堂,粉壁黛瓦,青石铺路。

位于陵阳老街的南流桥,始建于宋代,因常被洪水冲毁,明洪武及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重建、复修。现存为条石结构3孔拱桥,长45米,宽5米,高7米。桥面高齐屋顶,宛如天桥。人立桥上,可以纵览街景及远近山色。

农耕文化体验园——

天下粮仓

天下粮仓按4A级景区规划设计,占地约18亩,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氏宗祠和改造后的五座老粮仓组成,一期总投资约2.3亿元。整个园区按“田”字进行布局,分成粮票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馆、茶艺文化体验馆、农副加工产品展示馆、百艺馆等,并建有徽派庭院、水榭、小型图书馆等,景区内石板路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农具博物馆收藏各项农具近千件。粮票博物馆收藏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粮票,总收藏量达到20余万枚(其中很多为珍稀品类)并收藏第一到第五套人民币。通过对体验园的游览可以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粮食文化、粮票文化和祠堂文化。2019年天下粮仓主题文化游览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山房

太平山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为一座学馆,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五开间共15米,进深三进计71米,占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太平山房正面是巍峨耸拔的随墙门坊。坊作四柱三楼式,明间匾额楷书阴刻秀丽端庄的“积善流芳”四个径尺大字,底座是大理石刻的单层须弥座,门楣上方雕刻“双龙戏珠”,石匾左右为“风落宝地”和“麟吐玉书”;楼顶用水磨砖斗拱出挑,翘角凌空,气宇轩昂。两侧立砌马头墙的高大墙体与栉次鳞比的屋面形成雄浑壮美、古趣盎然的外观。内部为三进六脊结构,每进都有门厅、正厅,两厅之间有东西两厢廊,厢廊连接,组成一个四合院结构。屋内见院,院内见厅,偌大的长方形天井位于其中。天井是徽派建筑中特有的“四水归明堂”,寓聚财聚德之意。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上世纪50年代,电影《渡江侦察记》(黑白版)剧组曾选择这里作为影片部分外景拍摄地。 1985年安徽省文化厅拨专款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太平山房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所村除太平山房以外,徽商陈咸庆和其他族人还建起了像“庆馀堂”等一些有相当规模的古民宅,时至今日,这些古老的建筑宛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传承着地域文脉,见证着一个家族曾经拥有的繁华与辉煌,同时也凝聚着陵阳人共有的文化情结。

4A级旅游景区——

九华神龙谷

“九华神龙谷”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区,于2017年5月正式对外运营。地处九华山南麓,景区面积4.87平方公里,景区内神龙谷海拔548米,全长3公里,是整个九华山范围内生态景观环境最原始、最自然的大峡谷。

九华神龙谷具有原始森林风貌,又具有峡谷特征,有神龙瀑、神龙潭、浴仙池、长生桥、兔子望月、藏仙洞、九龙护宝、朝天境、石门锁溪、古一天门等数十处景点,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3万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景区内景点众多,有神龙瀑、长生桥、古一天门等数十处景点;朝山古道曾是皖南一带香客由南面进入九华山朝拜的必经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山秀水美,溪流交错,浓荫滴翠,飞泉流瀑,群峰叠嶂、高山天作。其山景、峡景、水景、气象景观、森林植被和文景齐集一地,构成了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风光。而且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著称于世,是地质研学、动植物科普的旅游胜地。

全国文明村——

风流谢家村

谢村村,坐落于陵阳镇琉璃岭下,东邻著名作家苏雪林故居太平“岭下”,西接石台牯牛降风景区,北靠九华山,南伴太平湖,是“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路。

谢村村共有四个自然村十个村民组,一千二百余人口,地理面积6.46平方公里。传统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拥有水田两千余亩,兼种油菜、黄豆等经济植物,另有茶、蚕、养殖等副业。

谢家村是四个自然村中最大的村落,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谢家村四面环山,与陵阳镇合围于青山碧野之中,绿树亭亭,布谷声声;村居人家,依山傍溪,筑塘而居,蓝天白云,沃野平畴,有世外桃源之誉。1965年5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前往黄山,途经陵阳、谢家村时,见此情形,感慨万千,挥毫赋得《过陵阳镇》:“道傍听传说,具体不烦言。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乡居皆瓦屋,聚落似林园……”谢家村也因此名闻遐迩。

谢村谢氏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山谢氏。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谢家村谢氏始祖谢玄恺(名将东鲁大都督谢石的曾孙,谢眺的堂兄)弃官隐遁,初隐于歙县黟山(今黄山),十年后,迁隐于陵阳丹霞山。南朝元嘉年间(公元424—454年)谢玄恺的长子谢麟鸿寻父亲而来,卜居于此,始成谢家村。

谢氏世代儒、商并举,人文络绎,不乏仕俊大贾,世族繁衍,英才辈出,故有“风流谢家村”美誉。谢家村虽几经历史的沧桑,但村中尚有谢氏宗祠等十余所明、清时期的徽派古建筑和部分石板巷道保存。村头的百年“皂角”也被列入县级古树木保护名列。

中国传统古村落——

上章村

上章村位于陵阳镇东南部,毗邻“风流谢家村”,背靠著名作家苏雪林故居太平“岭下”,系江南大姓李氏祖居地。李氏村庄于隋唐就具规模,至明清趋于鼎盛。始祖久远于元朝中叶,自石台南观迁至,因始祖孝义,族为义门,有一千多年历史,因明洪武皇帝赐符章,故名其地为上章。  

上章村有三景:国宝祠堂、千年银杏、百年黄杨,并有“石狮战洪魔”等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待开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明代建筑李氏宗祠坐落于村内祖居里。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俱佳。

上章中心村“河堪里”有5个村民组,187户,533人。河堪里村庄坐南朝北,背靠来龙山,南望前边畈,左依青龙山,右傍西边河。青山靠,绿水绕;炊烟缕缕人欢笑。李氏祖先精心选址的这块风水宝地,繁衍了茁壮成长的李姓族人,更孕育了“义门”李氏的千年文化。

“江南小九寨”——黄石溪

黄石溪村位于陵阳镇南部,北临九华山,南临石台县,九华山主脉的花台、天台、十王、七贤、云峰等山峰的东南一侧均在其境内。相传在唐朝有一道士和僧人同在修行,有一天道士全身浮肿,无药可治,僧人采山间野茶每天放于一大石头上晾晒,泡水与道士喝下,慢慢的道士身上的浮肿逐渐消退,身体倍感舒适,由于日夜在大石头上晒茶,茶渍渗入石头中,致使该石头边成了黄色,故取名为:黄石,因自天台而下,一条溪流贯穿全村,这条溪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黄石人,后取名为:黄石溪。黄石溪自北向南穿境而过,风景秀丽奇特,文化底蕴深厚。

黄石溪村2018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村辖16个村民组,山绿、水清,风景优美,有“皖南小九寨”之美誉的黄石溪大峡谷、美女潭、银蛇瀑布、映月潭水库、凤凰泉瀑布、寨里大峡谷、道僧洞、狮子洞、李白醉酒上天台的古道等多处景点,是一个旅游休闲度假好去处。

2019年黄石溪村鲍家村中心村被批准实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鲍家村顾名思义,就是以鲍姓为主要居民的自然村落,这里的百姓始终传承着朴实的文化。鲍姓始祖为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地,叔牙兄弟始以封地为姓,称鲍叔牙。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为中华文化“八拜之交”中的管鲍之交,为千古典范。两汉时,有一门三司隶的鲍宣、鲍永、鲍昱,其执法之严,明守法之中正,也为历代人文之赞许。鲍家村鲍氏与祖先一脉相承。鲍氏族人一直奉行积德行善、忠孝节义之古训,绵延至今。当今盛世,以传扬传统文化为荣,以建设文明新风尚为治村之策。

鲍家村周围被青山绿水环绕,风景宜人,地理环境优越,距离高速出口9公里,太平湖12公里,鱼龙洞景区3公里,距离神龙谷5公里,黄石溪大峡谷与之连为一体,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可徒步上九华山天台、花台,相传当年诗仙:李白,在陵阳香池里因酒美而停留陵阳流连忘返,后辗转至鲍家村,被当时鲍家村的世外美景而惊叹,携美酒沿途而上,经由黄石溪大溪谷,自古道沿途徒步至九华山天台,后有“李白醉酒上天台”的佳句。

清初古阁——

文昌阁

“悠然南山下,灵秀杨梅庄;村居环绿水,世代奉文昌。”文昌阁在青阳县久负盛名。村口乾隆初年建的文昌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记载着杨梅人喜文重教,多文人学士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文昌阁记载着村庄的过去,据村里年长老人介绍:“里面供奉着一个菩萨,叫文昌,保佑村民一切平安。”其始建于清乾隆初年,临溪背山,琉瓦舒眉,翘角凌空,古韵隽永。古阁高约11米,为砖木结构,平面呈六面形,整体外观为锥状,共分上中下三层,静静地伫立于幽静的杨梅山谷中。

崇文尊教耕读传家——

分流村徐村古村

分流村徐村距村委会约3公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人文底蕴及秀丽风景的古村落。村庄拥有“首开文运”大门牌坊一座、千年古银杏树一株。据传徐村自然村始建于明朝中期,距今500余年历史,以徐姓为主姓的村落,人丁兴旺,至今仍可找寻到几百年前的徐姓家族的断壁残垣和历经岁月洗礼的石板古道。至清初,徐村曾出现多位文人仕宦,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乾隆二十七年进士陈廷元,至今仍保留其皇榜高中的牌坊门楼、纪念石碑。

陵阳镇精品旅游线路(一)

——山水陵阳清新之旅

线路行程

8:30   沐浴着早晨的阳光,向陵阳出发,开启一天的好心情。到达地处九华山南麓的九华神龙谷,这里原始植被茂密,浓荫蔽日,溪流潺湲,鸟鸣猿啼,是生态游的绝佳境地。

11:30  深度清肺之旅结束后,在景区入口处古色古香的木质餐厅小憩,点几道特色徽系菜肴,品一品黄石溪茶叶,养足精神,奔赴下一站。

推荐菜品:陵阳锅子、毛豆腐煲

13:00  沿公路下行,来到黄石溪美丽乡村——鲍家中心村,沿村间小路走一走,坐在祈愿树下遥望天台峰,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14:00  沿路向东,当一座三进院落徽派建筑步入你的眼帘,这便是位于所村村的国保建筑——太平山房。除此之外,还有绣花楼、庆余堂等古民宅等待你的探索。

15:00  千万别忘了到陵阳老街走一走,南流桥畔留个影,老街不长,但内容很丰富,臭豆腐,腌香菜,红薯粉丝,不带点特产回家,可谓是白来一遭啦!

16:00  返程途中如果时间宽裕,分流徐村也是不容错过的,村内有一座“首开文运”大牌坊,一株千年古银杏树,随处可见的石墙和古道让你仿佛置身徽州古村落。

陵阳镇精品旅游线路(二)

——烟雨陵阳文创之旅

线路行程

Day 1

8:30  到达位于陵阳古镇街道中心的“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深入体验粮票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馆、茶艺文化体验馆以及农副加工产品展示馆,热爱收集的小伙伴还可在农具博物馆观看近千件工具以及20余万枚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粮票。

10:00  沿国道行驶至老沙济地区,在这里领略已有千年历史的两大古村——谢村村、上章村。“乡居皆瓦屋,聚落似园林”,谢村有谢氏宗祠等十余所明清时期的徽派古建筑。上章村系江南大姓李氏祖居地,国宝祠堂、千年银杏、百年黄杨乃上章村的“三宝”,行走在上章村的村落之中,隐约还可听见村民对于村口石狮传说的传颂。

12:00   折回陵阳古镇,享用午餐。

推荐美食:陵阳锅子、毛豆腐

14:00   前往具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所村村,“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漫步于所村石板路,聆听着脚边潺潺流水之声,想象千年之前这里所发生的故事。村中心有一明末清初学馆建筑——太平山房,驻足于此深思牌匾之上积善流芳之意。

15:30   沿着公路行至黄石溪村的鲍家中心村,沿着村中主道漫步,劳累之时可小坐于观景台,看山间云卷云舒,赏亭前花开花落。

17:00  折回陵阳古镇,享用晚餐。

18:00  趁着暮色行至陵阳老街,驻足于南流桥古树前,感受大柳树所承载的希望。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立于南流桥上,或远眺远方起伏、重叠的山峦,静赏这幅山间水墨画。或看桥下捶洗衣物的人家,感慨这番人间烟火气息。

19:00  回住所歇息。

Day 2

8:30  行至地处九华山南麓的九华神龙谷,感受“九跌十八湾”的多处阶梯瀑布视觉效果,可一同游玩神龙潭、苦妹潭、浴仙池、长生桥、兔子望月等十多处景点,绝对是生态游的不二去处。

10:30 游罢九华神龙谷,经路返程途中,分流徐村也是不容错过的,村内有一座“首开文运”大牌坊,一株千年古银杏树,随处可见的石墙和古道让你仿佛置身徽州古村落。

陵阳镇精品旅游线路(三)

——古朴陵阳穿越之旅

8:30  沐浴朝阳,迎着暖暖春风,来到陵阳老街。老街不长,但历史悠久,具有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皆为马头高墙,天井明堂,粉壁黛瓦,青石铺路。沿街打铁铺、豆腐坊等手工艺流传至今、品类多样,弘扬了传统工匠精神。漫步在老街,感受古民居、石板路、大柳树等古街古巷古树的历史韵味。

9:00 穿过老街,踏上高耸于镇区南流河上的南流桥,桥面高齐屋顶,宛如天桥。古桥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重建、复修,两端嵌有修桥记事碑数方,现存为条石结构3孔拱桥,长45米,宽5米,高7米。人立桥上,可以纵览街景及远近山色。

10:00 “悠然南山下,灵秀杨梅庄;村居环绿水,世代奉文昌”。位于杨梅村的文昌阁又名关圣殿,始建于清乾隆初年,临溪背山,琉瓦舒眉,翘角凌空,古韵隽永。古阁高约11米,为砖木结构,平面呈六面形,整体外观为锥状,共分上中下三层,静静地伫立于幽静的杨梅山谷中。驻足远眺,四面山峦叠翠,房舍良田错落有致,蕴含着皖南独有的乡村风情。

10:30 淳朴善良的杨梅人历来崇文敬学,村里留有诸多文化遗迹。古门楼,建于清末明初,门宽3米,高约6米,二层为瞭望。旨在谨严村舍,强化安全,并供往来商贾行人休憩。进入古门楼,沿着徽商古道,踏寻历史的痕迹。常常的巷子里,古石板铺就的小路,经过风雨洗礼和岁月雕琢,显得古老而悠远。

11:00 杨梅村有着多处百年老宅子,虽历经沧桑,仍保存较好。勤业堂始建于公元1916年(民国五年),屋内雕饰图案精美,古朴雅致,蕴含着深厚的民间徽文化韵味,也体现出了徽商时代的杨梅人贾而好儒的思想。百年老店,余韵悠悠,这里是对村里历史的记载,也讲述着村里的往事。

14:00 到达老沙济地区的谢村村,这里四面环山,绿树亭亭,布谷声声;村居人家,依山傍溪,沃野平畴,有世外桃源之誉。1965年5月,董必武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途经此地时,挥毫赋得《过陵阳镇》:“道傍听传说,具体不烦言。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乡居皆瓦屋,聚落似林园……”谢家村也因此名闻遐迩。

14:30 谢家村里的老宅子都是徽派建筑风格,呈现着古韵徽风的美感,让我们能不时地感受到它昔日的荣光。大夫䣌,相传为明末清初年间,有谢氏族人在四川省任盐政使,后告老还乡之后所建,用来安颐天年,早先在该房屋的左右两边各建有一座读书楼和绣花楼,现仅剩下主建筑完好,虽已过去三四百年,但该房子的建筑和雕刻仍让人叹为观止。

15:30 下一站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所村村,素有“积善流芳,人文所村”之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山房”久负盛名,村内有古名居30余栋。关于所村的由来,《陈氏宗谱》记叙:“村以所名,取五方山峦形势,东木、西金、南火、北水、土居其中,与五行适相符合,有得其所之意。”所村结合独具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留住了这一方传统古老净土。

16:00 位于所村村太平山房近旁的庆余堂,为晚清商人陈先庆所建。陈氏宅院作为典型的徽派建筑物,它在建筑风格、屋内格式与堂屋摆设等独具特色。整栋建筑设计合理、布局精巧、玲珑雅致,集和谐与宁静于一体,堪称古民居建筑之上品。1934年12月,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所村曾在此屋住宿。此院落曾被安徽电视台选中拍摄黄梅戏电视剧《拉郎配》、《挑花女》。

16:30 走过质朴的青石板路,来到绣花楼,这是一所绝对封闭的清末徽式富家小姐的闺楼,楼上为三开通间,玻璃顶棚。靠天井外边沿三周有美人靠。此屋为前栋古建筑的后进,格式为四正两厢走马绣花楼。

陵阳镇精品旅游线路(四)

——千年陵阳寻古之旅

DAY 1

8:30  到达位于陵阳古镇街道中心的宁氏宗祠。典型的清代砖木结构徽派古建,翘瓦飞檐,典雅庄重,气派又不显过分的奢华。该祠堂坐西朝东,进深三进55.60米,由于座落在陵阳粮站内,曾长期作粮仓使用,梁、柱、石、椽完好率达70%左右。驻足品味这里的一砖一室,一草一柱,穿越历史,感受宁氏家族曾经的富足、繁盛与悠久的传承。

9:30 转角遇见“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深入体验粮票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馆、茶艺文化体验馆以及农副加工产品展示馆。

11:00 穿过旌旗招展的陵阳老街,看遍各种仿古的旅游纪念小物件,驻足于南流桥古树前,远眺远方起伏、重叠的山峦,静赏这幅山间水墨画。再踏上飞仙亭,在碧水蓝天间,遥想窦子明钓白龙的远古传说。

11:40 在小镇享用最正宗的陵阳宴,如蜚声遐迩的“陵阳锅子”、陵阳毛豆腐、陵阳干子以及正宗的杀猪汤、红烧猪手、小河鱼等等,一定会让大家大快朵颐,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14:30 稍事小憩,来到董必武笔下的“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村内有谢氏宗祠等十余所明清时期的徽派古建筑。 踱步于古朴的村中道路,远远望见桃花井,据说喝上几口井水,就能人面桃花、好运连连……

谢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建筑面积630平方米,木雕石刻彩绘颇具皖南地方特色。该祠构思新颖,重点突出家族文化内涵。如所用石柱上的篆刻对联,门厅、前檐两侧狮掌上刻有“忠、孝、节、义”,大门上方五颗门簪分别刻有“仁、义、礼、智、信”,在当时成为了周边各氏族复建宗祠之样板。

15:30 继续进发至上章村,该村系江南大姓李氏祖居地,国宝祠堂(李氏宗祠)、千年银杏、百年黄杨乃上章村的“三宝”,行走在上章村的村落之中,隐约还可听见村民对于村口石狮传说的传颂。

义门李氏系唐王李世民第四子—— 魏王李泰嫡传后裔。南迁始祖李伯陵,七世同堂,孝义传家。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全祠为一幢三进四合明堂,布局严谨,设计奇特,做工考究,石雕木刻工艺精湛、内容丰富、保存较好,龙纹雕饰达20处,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典型徽派建筑,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17:00 晚餐、夜宿。没有俗世里霓虹灯光的闪耀纷扰,体验幽远与纯美,思绪在夜色中随风遨游。

DAY 2

9:00  一觉睡到自然醒,吃完美美的早餐,前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所村村,村内庆余堂、绣花楼等古老建筑宛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传承着地域文脉。“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漫步于所村石板路,想象千年之前这里所发生的故事。

10:00 提起古祠堂,不得不提陈氏宗祠(太平山房)。位于所村村中心的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为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学馆建筑。该祠规模宏大,布局紧凑,造型美观,雕刻精美,工艺高超,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考古和观赏价值。1934年12月,方志敏率红十军团通过陵阳镇,司令部便设在太平山房。上世纪50年代,电影《渡江侦察记》剧组曾选择这里作为影片部分外景拍摄地。

14:00 一顿饱餐后,来到黄石溪美丽乡村——鲍家中心村,沿村间小路走一走,坐在祈愿树下遥望天台峰,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16:00  返程途经分流徐村,不妨进村走走。村内有一座“首开文运”大牌坊,一株千年古银杏树,随处可见的石墙和古道让你仿佛置身徽州古村落。

陵阳镇精品旅游线路(五)

——皖南“小九寨”(醉美黄石溪)旅游线路

DAY 1

8:00沐浴朝阳,漫步在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鲍家村中心村,呼吸自然空气,享受田园时光,农家生活,感受远离城市喧嚣的慢节奏生活。

8:30   乘车沿东黄公路沿途观赏,其中有7至10个摄影点可供拍摄自然风光美景,和家人及朋友一起拥抱大自然。

9:30   黄石溪峡谷的美女潭,是九华山区面积最大、水深七丈的潭,所以,又称七丈潭,驱车进入山口的刹那间,就能感受到温差特别大,习习的凉风扑面而来。来到美女潭边掬一捧清凉洒在脸上,跃上有树荫的、溪水中的大石头上,或坐、或躺,惬意的呼吸着空气中夹杂着的各种树叶和花草的馨香,让自己的思绪放飞翱翔。

10:30  穿梭在山间小路,忽听到哗哗的水声,闻声而寻,声音也随着脚步的迈近越来越大,转过杂树乱草丛生的路口,豁然开朗,一道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似一条白绸飘然落下,声如奔雷,激揣翻腾,水气蒙蒙,珠玑四溅。石潭下水自成溪,顺着乱石流淌。此瀑布便是银蛇瀑布,因瀑布从近百米高的山崖飞泻而下,晶莹的水注似一条银蛇飞舞而得名。当地的山民也称作一线泉,站在远处的马路上眺望,苍翠的青山中,如一条笔直的银线悬在山中。

11:30  映月潭水库,为小I型水库,库容量为330万立方,水库大坝落差约50米,水库水质清澈,与周边山色形成一体,是大自然的完美结合,是许多摄影和写生爱好者所理想的摄影、写生地点。

12:00中午在山上的农家乐就餐,品尝着具有地方特色的陵阳锅子和地道的风味美食,定让你垂涎欲滴、拍手叫绝。

13:00  黄石溪漫山的绿色,别有一番风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外来游客,其中有摄影爱好者、驴友、写生、音乐制作人等等,不论他们是什么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了一观那一抹绿色。

13:30  说起黄石溪,不说点茶的话题,似乎少了些什么。站在高处展望,茶园浩淼。茶园中到处都见采茶的农妇,只见双手在枝叶间舞动,像一场音乐会,有时独唱,有时合奏,眼在园里飞,指在枝上飘,不一会手中的绿满了溢了。

14:00  一路溪水叮咚,一路鸟语花香,漫步在古道上,一株巍峨挺拔的古树格外显眼,这就是有千年历史的朴树,树上结的黑色果子还可以食用。那树冠、那树枝、那树干、那树根……曾经如诗的一切,而今一切的如诗。好像一切都已烟消云散,而一切又似乎千古不变。

15:00  再往前走便是是道僧洞,“道僧洞海拔高度850米,因气候差距,所以茶叶比下面茶园的相比要晚4至5天,道僧洞的茶叶乃黄石溪的极品,素有黄石溪茶叶甲青阳,道僧洞茶叶甲黄石一说。 道僧洞是个天然石洞,说是洞,其实就是一个深8米、面积不过20平方米、一块巨石与山体间的空隙。坐西朝东,外阔内窄,内供一高一矮两尊石像,便是一僧一道。洞口砌有一方石墙,门框由条石搭建,门眉上刻有楷书“道僧洞”三字。

17;30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你可以在山上的民宿休息一晚,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夜晚的宁静,让你疲劳的身体放松下来。

DAY2

8:00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狮子洞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灵性的地方。在这里,有绝佳的风水、纯净如水晶的空气、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和煦的阳光和四季皆美不胜收的风景。在这里,静听泉水流音,让身心疲累的身体得以疗愈。

9:30  从狮子洞行至原始岭,沿途滩、潭、急流、飞瀑遍布峡谷;溪水清澈回环,聚翠掩碧。崇山峻岭之中,植被覆盖极好,动植物种类繁多,溪水清澈回环,聚翠掩碧,绵延于峰峦叠嶂之中,景色迷人,令人神往、心醉! 

11:30 乘车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