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朱备镇人民政府 > 机构职能 > 乡镇(街道)简介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5442/202405-00045 组配分类: 乡镇(街道)简介
发布机构: 青阳县朱备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组织机构简介
名称: 朱备镇简介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5-01 发布日期: 2024-05-01
废止日期:
朱备镇简介
发布时间:2024-05-01 09:16 来源:朱备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朱备镇位于青阳县南部,东邻杨田镇,南接陵阳镇,北交蓉城镇,西连九华山,地处“两山一湖”之间,与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连成一体,俗称九华后山。辖4个行政村,总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9814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生态旅游乡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2021年1-9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076万元,新引进项目7个,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9.74亿元,接待游客8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00万元。

历史沿革。朱备,取名“朱元璋备兵之地”,其开国名将常遇春于此大败陈友谅部,现有遗址将军村、将军庙、打鼓岭、剑石等。1978年后,沿袭政社合一体制,称朱备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为朱备乡。1994年,撤乡建镇。境内原辖将军、东桥、朱备、笔架、新光、圣冲、旗丰7个村。2000年并村后,现辖将军、东桥、朱笔、江村4个村。

区域位置。朱备镇坐拥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位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也是东九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325省道、029县道穿境而过,距在建的池黄高铁九华山站3公里,距京台高速青阳出口10公里,半小时可达九华山机场。

自然资源。境内拥有4A级景区1座——九子岩风景区,九华十景中天柱仙踪、九子泉声、莲峰云海栖落于此。阳山、青峭湾、天华峰等处与九华山景区相连,风景优美,现已成为华东地区众多“驴友”首选的户外运动基地。金庸先生题名的“将军湖”又称牛桥水库,2003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10月正式建成运行,是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中型水库,水库坝高69.2米,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担负着为县城城区及周边10万居民供水的重任。如今的牛桥水库湖光与山色相映,九华后山诸峰倒映其中,在群山环绕下组成了一幅山水画。

生态环境。朱备镇现有林地达到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12%,森林蓄积量达到30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素有青阳人民母亲河之称的“青通河”发源于此,南北向纵穿全境,流入长江。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75400个,是标准的35倍。

民俗文化。禅文化源远流长,境内大小寺庙19座,拥有国务院和省级保护古庙双溪寺、翠峰寺、九子寺、心安禅寺等。在唐朝时期,金乔觉弘扬佛法便以朱备九子岩作为第一修行处,开辟了九华地藏道场。中国僧伽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严大学于1898年由普照法师会同月霞、印魁等法师在翠峰寺创办。新中国第一座真身大兴和尚供奉于双溪寺,闻名海内外。如今,佛教文化活动如九子寺寻根问祖、翠峰寺点灯法会、双溪寺大兴和尚文化节等也时常举行,内容丰富多彩,小镇承继和发扬了佛教文化,却坚持远离商业化,在幽静的山水田园里,形成了禅修归隐的独特气质。

将军文化底蕴深厚,元末农民战争中,朱元璋部将常遇春在此地备兵,护佑一方水土免遭匪寇侵扰,为纪念常将军,人们在其屯兵故地修建将军像,并延续“拜将军”习俗至今。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朱备江村老油坊是典型江南木榨油坊,油坊采用传统的工艺技法榨油,现已极为罕有,被誉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化石之一。 青阳农民画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乡土生活为题材,具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构图独特。

主导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朱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文旅兴镇”发展战略,以特色小镇为中心,以九子岩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现代观光农业、总部经济,着力打造东九华旅游示范区、青阳乡村振兴先行区、长三角康养高地。已落户九华山德懋堂、荣盛荣玺庄园、九华温泉养生谷、荣颐禅院、宿心园精品民宿、力衡国际田园综合体等10余个文旅、康旅融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