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专项普法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我省2025年“新春第一会”关于改进作风、创优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普法宣传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服务赋能作用,现就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6月至12月。
二、重点内容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国家、省市新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与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三、主要活动
各乡镇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围绕重点内容开展专项普法活动,推动全县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重点指导开展以下活动。
(一)广泛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开展“法治护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聚焦重点区域、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根据重点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企业不同的法律需求,结合我县产业、行业发展情况,组织“法律服务进万企”宣讲服务团深入企业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现场宣讲、法律培训、政策咨询、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科工局、县司法局)
(二)开展“江淮普法行”等活动。组织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坚持“普及行”“宣传行”“督查行”三位一体,上下联动送法进企业。(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常委会监司工委)组织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责任单位:县法学会、县司法局、团县委)
(三)开展“律师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同心惠企 青阳律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县律所与年度重点项目进行对接,通过开展法治宣讲、提供法律服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撰写法治体检报告等方式,构建“管家式”法律服务生态圈,实行“全周期”服务。(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四)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普法活动。组织开展网上法治宣传,重点宣传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赴企业宣讲解读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新法新规。(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
(五)开展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普法活动。开展水上专项普法活动,做好大件运输管理和法治宣传,更好的服务企业发展;推进轻微违法行为“学法免罚”制度取得实效,便利行政相对人实现远程办件。(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六)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企业合规建设。开展涉外商务法律服务活动,与高校、律所等深化交流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法律专家咨询队伍,为机关制定涉企政策法规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为企业海外合规经营和防范风险提供合理建议。开展法润商务普法宣传培训,探索为企业涉外合规建设体检服务,编制企业合规指引手册。(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七)开展应急管理“护安助稳”普法行动。以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为主题,开展主题宣讲、事故警示教育,普及安全生产法规知识;持续发布典型案例,推进以案释法;组织参加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和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八)开展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培训。开展“企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对全县重点企业开展反垄断合规专题培训,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指导推动企业建立反垄断合规制度体系,助力经营主体和行业协会提升反垄断合规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九)组织开展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活动。选取部分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件,开展庭审观摩评议活动,邀请企业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民监督员参加,近距离观摩庭审,强化以案释法作用。(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
(十)组织举办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重点围绕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联动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法宣传盛宴,积极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全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责任单位:县科学技术协会、县科工局)
(十一)开展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依托省市“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研修班”“企业家学法”季度大讲堂等法治宣传载体,以我县工商联常执委企业为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清廉合规建设和内部腐败治理等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培训、以案释法、典型示范、法企对话等形式,引导民营企业家守法合规经营。(责任单位:县工商联)
(十二)开展“税企同行”精准普法服务。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化“政策找人”,根据纳税人缴费人行业、规模、属地等信息,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开业第一课”、纳税信用提醒、税费优惠“红利账单”等服务。依托公众号,通过视频、漫画等形式,普及税法知识。依托纳税人学堂直播平台打造“税务普法云课堂”,开展“以案说税”系列宣传。(责任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青阳县税务局)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乡镇、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深刻认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把专项普法活动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增强工作实效。各乡镇、各部门要重点分析各类企业不同的法治需求,着力推动解决经营主体在营商环境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给企业和基层增加负担,提升专项普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工作宣传。各部门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及时跟踪、报道专项普法活动动态及成效,协调有关大众传媒积极履行公益普法责任,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开展宣传报道,为专项普法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