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策解读 >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288H/202303-00238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其他
名称: 【文字解读】《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3-02
废止日期:
【文字解读】《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02 08:32 来源:青阳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2月28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根据“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现由青阳县第三次土壤普查办公室单位对此政策作如下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耕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土三普办〔2022〕4号)要求,为保障全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普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遵循土壤普查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土壤适宜性评价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统一过程质控;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方式,组织开展全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按照国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试行)》等9项技术规程规范、《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皖土三普办〔2022〕4号)和《关于全面启动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皖土三普办〔2022〕12号)等相关规定和标准严格实施执行。

为保障我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按国土面积1131平方公里(不含九华山65.29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布设0.6个普查点,我县土壤普查需布设679个点;依据“县级承担本级组织的培训、专家技术指导、外业采样、内页监测、样品转运、质量控制、成果汇总、本级样品库及成果库、数据库建设等费用”,每个点开展土壤普查调查采样、平台建设、底图制作、测试化验、质量校核、数据汇总、成果汇总等工作,需经费1万元,完成全县土壤普查共需安排落实县级工作经费679万元。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实现对全县“三调”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全面普查,查明查清全县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主要任务

2025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土壤基础数据、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和标本、土壤利用等数据的填报、审核等工作。绘制专业图件,撰写土壤普查报告,形成数据、文字、图件、数据库、样品库等土壤普查成果。完成土壤普查成果整理、数据审核,汇总形成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数据,统筹开展土壤普查成果验收、汇交与总结,建成县级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形成全县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以及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专项报告,向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交土壤普查成果。

六、创新举措

本方案符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三款之规定(按照本办法规定预留采购份额无法确保充分供应、充分竞争,或者存在可能影响政府采购目标实现的情形),为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项目。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技术保障。在市级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有关专门土壤普查队伍和技术工作组,承担本区域的外业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分环节开展培训和现场实训,全覆盖培训土壤普查工作人员,确保掌握技术规范和操作要领。

(二)强化经费保障。本次土壤普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分担。地方财政负责统筹本区域的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技术培训、专家指导服务、数据分析、成果汇总等。县财政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和进度,将经费纳入本级相应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并加强监督审计。

(三)强化质量保障。建立土壤普查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和土壤普查数据质量追溯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土壤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要求报送土壤普查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任何乡镇、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弄虚作假和篡改土壤普查数据。提高工作质量,打造特色亮点,可探索建立土壤剖面标本、土壤样品展览馆,利用实物展览和信息化展示立体体现普查成果。 

(四)强化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并落实土壤普查工作保密责任制,确保土壤普查信息安全。


八、下一步工作考虑

根据全县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以及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专项报告,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专项报告,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蓝图。


(解读人:青阳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咨询电话:0566-502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