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政务信息 > 媒体聚焦

【安徽日报】火了!这场直播解锁青阳“老场景新活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 2025-10-22 08:53
[字号:默认 超大]

10月19日,由安徽日报地方新闻中心与中共青阳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秘境朱备・文旅新生——解锁青阳‘老场景新活力’”大型融媒直播,在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举行。这场时长两小时的直播,通过安徽日报客户端、抖音号、视频号及青阳县融媒体矩阵等多平台同步推送,采用“实景探访+深度访谈+互动抽奖”模式,展示朱备镇文旅新业态创新成果。直播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互动观摩,“九华黄精”“青阳腔”“宠物友好景区”等话题登上区域热搜,这座九华山麓的生态小镇受到全网文旅领域关注。

策划背景:立足文旅融合,应对“老场景”发展新挑战

作为九华山文旅圈重要节点,朱备镇拥有双重资源基础。自然资源上,镇内九子岩景区包含“九子泉声”“天柱仙踪”两处九华山十大美景,青通河生态廊道为区域“人水和谐”生态样本。文化资源上,该镇传承的青阳农民画是在吸收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绘画艺术,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2025年国庆假期数据显示,九子岩景区携宠游客占比达25%,星野・东九华营地接待量同比增长189%。直播团队希望通过“新闻+电商”“内容+服务”融合传播,塑造“青阳微度假”形象,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生态修复+业态创新+共同富裕”的青阳实践案例。

直播内容:四大场景呈现“新活力”,展现转型实践

直播镜头沿朱备镇文旅资源分布展开,通过四大核心场景,呈现“自然+文化+产业”融合情况,展示“老场景”开发实践。

直播首站为烟霞园,其名称源自全唐诗《送童子下山》“老僧相伴有烟霞”一句,核心建筑是从陵阳镇整体搬迁的清代光绪年间老屋,按“修旧如旧”原则保留徽派建筑“马头白墙青褐瓦,天井院落杂回廊”特征。屋内,青阳腔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莹带领演员演绎《百花赠剑》选段,现场呈现唱腔与天井雨声交织场景。


青阳腔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莹(右)带领演员演绎《百花赠剑》选段,现场呈现唱腔与天井雨声交织场景。杨华 摄

屋外,东九华文旅副总经理姚胜林介绍景区索道宠物专属吊厢:“2025年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0%,20%为携宠游客。我们单独设置宠物吊厢,每次使用后即时消毒,配宠物拾便箱与指示标识,国庆期间携宠游客占比达25%。”德懋堂度假村总经理潘媛媛补充,该度假村是朱备镇较早提供宠物友好服务的酒店,国庆携宠客人占比25%;虽然宠物房运营成本比普通客房高15%(需单独清洗布草、配专属泳池),但客人复购率提升20%。

网上拥有百万粉丝数量的人宠健康博主李立童在直播中吐露心声:“我是德懋堂宠物友好模式的首批体验者,在这里能在床上望见莲花峰,‘毛孩子’还能喝到富硒山泉水。”她的体验分享在网络上发布后立刻走红,为朱备镇酒店和景区带来大量咨询与流量。谈及未来,李立童透露,计划与九子岩景区合作,将老宅改造成萌宠康养示范点,融入药食同源、艾灸等中医养生理念,打造人宠康养新模式。

德懋堂度假村总经理潘媛媛(右)与宠物友好模式首批体验者李立童(中)共同接受采访。杨华 摄

直播第二站为朱笔村“老街村咖”,由村史馆改造而成。东北籍主理人大白与青阳籍主理人小黑介绍,2023年接手闲置老屋后,保留村史展览功能,融入东北文化元素。大白现场冲调“村咖拿铁”,杯壁印青阳农民画图案;据其介绍,“村咖拿铁”月销超500杯,冬季推“东北铁锅炖黄精鸡”,2024年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场所内,墙上老照片展示村史馆历史,桌上“东北大碴子粥+青阳米糖”体现南北饮食文化结合。

东北籍主理人大白(中)与青阳籍主理人小黑(左)在直播中接受主持人采访。汪奇 摄

东篱小院直播环节则聚焦九华黄精产业转型。九华黄精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振东现场演示“九蒸九晒”工艺,展示三个阶段蒸制后呈琥珀色的黄精成品。他介绍,团队耗时10年培育3个黄精品种,多糖含量比普通黄精高20%,202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为乡投基地“订单式”供苗,较零散卖苗模式,让农户每亩增收3000元。同时,他展示黄精茶、原浆、面膜等加工产品。

青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超同步介绍产业规划:“县里计划本月底举办第三届中国(池州)九华黄精产业发展大会,以‘九华山下黄精好 健康中国芯价值’为年度主题,聚焦大健康,以新科技、新产品出发,展现九华黄精药食同源核‘芯’价值。”

九华黄精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振东(中)与青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超(左)向主持人介绍九华黄精产业。杨华 摄

直播最后一站为星野・东九华营地,由闲置河滩改造,现建成20顶观景帐篷。无人机航拍显示,帐篷沿青通河分布,配套烧烤区、儿童乐园、宠物乐园。营地负责人介绍,2025年夏季啤酒龙虾音乐嘉年华吸引超2万人次,计划年底帐篷酒店开放后推出宠物友好房型。

直播尾声,朱备镇党委书记田义介绍文旅发展历程:“过去五年,我们从‘单一爬山游’发展到咖啡消费、营地住宿等多元服务,核心是‘生态筑基+业态创新’。其间,青通河清淤3万立方米,修5公里田园步道;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全镇现68家民宿,卧云松、长龙山麓等6家入选皖美银牌民宿,民宿联盟入住率超90%。下一步,我们计划联动杨田镇萌宠产业园,发展宠物粮供应链,打造‘宠物友好’文旅特色。”

直播尾声,朱备镇党委书记田义向主持人介绍该镇近年来文旅发展历程。杨华 摄

流量变增量,文旅兴镇再启新程

这场直播不仅带来即时流量,更实现“流量变增量”转化。直播期间,“朱备宠物友好旅行”“青阳腔新韵”“九华黄精怎么吃”等话题成为区域热搜。

东九华民宿联盟负责人介绍,联盟49家会员单位通过“共享客源、统一标准”运营,今年“五一”整体入住率超90%,服务满意度达98%;九子岩景区因“宠物友好”特色,今年游客量同比增加60%,营收显著提升。“过去游客在朱备平均停留1天,现在有民宿、咖啡、非遗体验,停留时间延长至3天。”田义表示,文旅产业还带动就业,仅黄精产业就带动超2000户农户就近就业,种植基地每亩为农户增收800元。

青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融媒力量激活更多“老场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让‘这么近那么美,上山不忙游遍青阳’的口号,变成更多人的实地体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