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青阳县规划蓝图 > 年度计划

【规划解读】《青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发展计划报告》文字解读

阅读次数: 来源:青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2-25 11:33
【字体大小: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在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较好完成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谋划“十四五”时期青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发布了《青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发展计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报告》主要总结青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县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三、起草过程

一是前期准备。2021年11月份以来,对照县委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县政府工作报告、县“十四五”规划目标,我委全面总结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对2022年各项指标和增长点进行了摸排,在此基础上,完成《青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征求意见稿)》。二是征求意见。全面征求各单位意见,吸纳合理性意见建议。三是修改完善。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1月4日《报告》送审稿通过县人大常委会。

四、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增长12%,高于人代会目标3.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人代会目标2个百分点;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户,高于人代会目标7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7亿元,增长8.9%,高于人代会目标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高于人代会目标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高于人代会目标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7600万美元,高于人代会目标2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300万美元,高于人代会目标800万美元;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50个,高于人代会目标4个,到位资金128亿元,高于人代会目标6亿元;旅游总收入增长10%,达到人代会目标;旅游接待量增长10%,高于人代会目标1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0%,均高于人代会目标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报告》从六个方面对2021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阐述:

(一)深化开放合作,全面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新兴产业发展按下“快车键”。

(二)突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二是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三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一是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二是省、市重点项目推进有力,三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加快。

(四)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一是城市建管力度加大,二是美丽乡村成色更足,三是乡村基础建设加快。

(五)严格环境保护治理,绿色发展指数更高。一是扎实推进百日攻坚行动,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六)坚持惠企惠民,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一是稳企惠企成效明显,二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三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四是改革治理有序推进。

五、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议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经济目标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

(二)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户;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六)外贸进出口6900万美元;

(七)旅游总收入增长11%,旅游接待量增长10%;

(八)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6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35亿元;

(九)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十)粮食产量、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六、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是常态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级“皖事通办”平台;三是畅通信贷投放渠道,四是出台企业上市激励政策。

(二)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一是制定七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二是推进“十百千亿”行动;三是发挥非金属矿研究院、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究院平台作用;四是支持每个园区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创新主体;五是扎实推进省级高新区创建;六是加快完善东河园、新木园基础设施配套。 

(三)加速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推深做实县山旅游联动发展机制;二是积极推进文旅资源资产整合;三是编制九子岩景区详规,推进阳山、莲花峰等索道前期工作;四是构建“快进漫游”服务体系;五是用好短视频直播基地、大九华旅游联盟等平台。

(四)努力提高项目质量效益。一是实施“项目建设提升年”;二是加快池黄高铁青阳段建设,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三是实施亿元产业项目70个以上;四是强化要素保障;五是加大中央及省预算内项目和专项债券申报力度。

(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一是全面拉开高铁片区建设帷幕;二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做活城市服务经济,加快打造环芙蓉湖夜游经济圈;四是深化文明创建“五大整治”行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五是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县级统筹调配、乡镇与开发区“飞地招商”利益共享等机制;六是全年实施美丽集镇建设项目5个以上。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编制九华黄精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大力发展皖南土鸡、鳜鱼、茶叶等特色产业;三是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增强电商产业园、杨田农展中心孵化能力;四是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8.75万亩以上;五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六是深化“路长制”,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七是实施城南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八是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九是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覆盖面。

(七)着力强化环境保护治理。一是抓好秸秆禁烧和扬尘整治;二是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示范创建;三是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四是制定实施全县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五是优化能源结构;六是推深做实“执法检查+环长巡查+环保管家”监管体系;七是深化矿山综合整治。

(八)切实保障维护民生民利。一是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二是推动第六中学建成使用,第五幼儿园开工建设;三是基本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新建庙前中心卫生院血液透析中心;四是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五是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六是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七是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八是支持驻青部队建设,推进深度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