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 > 制度保障

关于加快镁铝轻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

阅读次数: 来源: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20 11:40
【字体大小:

为贯彻落实《中共青阳县委 青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七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的实施意见》(青发〔2021〕12号)等文件精神,推动我县镁铝轻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链条完整、行业领先的镁基材料及轻量化应用示范基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金属材料产业合金化、轻量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聚焦镁基材料和铝基材料两大关键领域,按照“齐头并进、量质并举、建链拓链、协同创新”的思路,高端化发展轻合金材料产业。

到2025年,镁铝轻合金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300亿以上,集聚一批镁铝材料制造和深加工企业,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团队,形成较为完整的镁铝轻合金产业链。成功培育百亿级企业1户、50亿级企业1户、10亿级企业5户以上,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镁基材料生产基地、省内最大的镁合金产品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镁铝轻合金产品制造基地,不断提升“中国镁都”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开创“九华圣境,灵秀青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二、工作举措

(一)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招大引强

1、围绕十四五末成功创建省级战新基地目标任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以县开发区童埠园区、东河园镁铝轻合金产业园区为核心,多点辐射发展的协作配套模式,构建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同共进的镁铝产业链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开发区)

2、明确目标任务,每年新引进镁铝轻合金产业链项目20个以上,其中新引进10亿元镁铝轻合金产业链项目2个以上。到2025年,全县镁铝轻合金产业链企业达到6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40家。(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科技经信局,各乡镇、开发区)

3、突出“一把手”招商引领示范作用,建立健全乡镇(开发区)、部门“一把手”招商工作机制。各招商责任单位应以镁铝轻合金首位产业为重点,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以京津冀、沪苏浙、粤港澳大湾区为主攻方向,每年至少举办四次“双招双引”宣传推介活动。(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开发区)

4、深入对接国内重点车企等镁铝产品终端用户,梳理镁基铝基产品供应商名录,绘制产业图谱,明确主攻区域,重点面向镁铝合金挤压件、压铸件、轧制件等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建链补链。围绕镁电池、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分布式电源等前沿领域,大力招引研发实验室及关联企业,促进镁基材料先行试点应用。(责任单位:县科技经信局、县投资促进局)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5、深入推动宝镁与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团队合作,引导布局创新资源,建成1家院士工作站、镁合金产业研究院和镁合金产品中试基地。三年内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4个。(责任单位:县科技经信局、县发改委、开发区)

6、围绕电动车、旅游车、镁电池路灯、分布式储能系统等新兴领域,积极对接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分步实施镁能小镇镁电池示范项目,推动建立镁电池研究院,实质性开展科技攻关,争取一批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责任单位:县科技经信局、开发区)

7、制定镁铝轻合金产业人才引进计划,落实创新领军人才等相关政策,支持拥有镁铝合金相关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每年至少引进7名(批)高层次人才或团队。发挥池州市旅游学校平台作用,加强与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合作,开设镁铝轻合金材料相关专业课程,培育不同梯次人才,完善材料工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推进产教融合,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培养一批研发团队和产业工人。(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开发区)

8、实施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冠军”企业5家以上。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和标准,加强镁铝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将先进工艺、技术、经验、优秀成果转换成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鼓励企业研制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责任单位:县科技经信局、市场监管局)

9、推动镁铝产业绿色转型、节能降碳、清洁生产,支持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开展节能环保改造,全面提升能效和生态环保水平,鼓励争创能效“领跑者”、绿色工厂,打造一批行业类标杆企业。(责任单位:科技经信局、县发改委、生态环境分局)

(三)完善园区功能,提升配套服务

10、推动《安徽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0年)》全面落实,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镁铝轻合金产业园区公共配套、承载能力,累计新建标房30万平方米和人才公寓500套以上。组建镁铝轻合金产业研究专班,服务镁铝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人才引进和产业链培育。促进金融服务重点向镁铝轻合金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扩大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责任单位:县开发区、县建投集团、县金融监管局)

11、围绕打造轻合金产业链,着力建设“三大中心”。立足宝镁、力劲等重点企业产品延伸,推动建设镁合金短流程压铸中心,有效带动下游镁合金深加工以及轻量化应用项目集聚。合作建设轻合金表面处理中心,提供镁基铝基产品机加工及表面处理服务,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发挥镁铝轻合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提供全面的材料分析、检测和评估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制定镁行业标准,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开发区、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局)

12、加快补齐镁铝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引进镁铝产品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性企业加速聚集,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标准验证、检测认证、咨询评审等服务业,构建产品交易、金融、物流、信息、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县科技经信局、发改委,各乡镇、开发区)

13、启动基金招商新模式,设立镁铝轻合金产业专项引导基金,邀请和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以资本为抓手引进和培育关键企业,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进而带动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县财政局、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开发区)

16、加强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合作,围绕镁铝产业主题,每年至少承办一场全国性的行业大会,力争建成年会永久举办地。联合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调整组建区域性镁铝轻合金产业协会。(责任单位:县科技经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发改委,各乡镇、开发区)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建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县发展改革委为牵头部门,相关乡镇、县直部门密切配合的镁铝轻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协同共建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镁铝轻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土地、能耗、排放、资金、产能等优先向镁铝项目倾斜,全面实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推行企业“拿地即开工”。完善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提高服务效能。创新“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模式,在办理铸造产能置换、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评、能评等手续过程中,有关部门可凭县级经信、自规、环保、发改部门的意见以及落户地、企业承诺先行容缺受理,开展前期工作。县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快补齐所容缺要件,确保企业合规开工与投产。

(三)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制定出台镁铝轻合金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从投资贡献、营收奖励、建设激励、设备补助、产业培育等方面,优化招商引资鼓励政策,增强政策吸引力,吸引更多高质量落地青阳。

(四)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相关责任单位要制定年度工作清单,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两办督查机构要加强对实施意见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开展定期通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镁铝轻合金材料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县委对乡镇、县直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对工作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青阳县镁铝轻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青阳县镁铝轻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方操胜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汪  峰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王松华   县委常委、县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

王明星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江家云   县委办公室主任

罗小磊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杨建军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袁  伟   县发展改革委主任

施  君   县科技经信局局长

赵  冰   县投资促进局局长

施敬群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江明星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杨忠喜   县教体局局长

韩  林   县财政局局长

王  斌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甘正华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邵染林   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陈  穗   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王  军   蓉城镇镇长

田  义   朱备镇镇长

方伍明   杨田镇镇长

胡  影   陵阳镇镇长

胡一马   新河镇镇长

王  华   木镇镇镇长

王罗伟   丁桥镇镇长

方  针   乔木乡乡长

鲍中欢   酉华镇镇长

苏  毅   庙前镇镇长

李林森   杜村乡乡长

何  国   县建投集团董事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袁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县直部门和乡镇、开发区分别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联络员),具体负责产业发展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