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师间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对“三新”改革,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备课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量,教师的预设以更易于学生的生成为出发点,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让思维碰撞思维,用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
(二)尊重差异性原则
差异是对教学的挑战,同时也是珍贵的资源,这种资源蕴含在每一个个体之中,我们尊重、了解、顺应并加以谨慎地正确引导,开辟利用这种资源,催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化共同发展。
(三)课程资源整合原则
课程资源整合的基点是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所筛选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并且这些课程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目标整合、内容整合、教与学的形式整合中,形成最佳的备课效果。
(四)六个提倡的原则:
提倡全员参与,注重脚踏实地,杜绝形式主义,避免空壳化; 提倡真诚合作,注重教学相长,杜绝信息封闭,避免虚伪化;提倡集思广益,注重责任分担,杜绝唱独角戏,避免专制化;提倡百花齐放,注重张扬个性,杜绝按图索骥,避免同质化; 提倡兼收并举,注重以点带面,杜绝生搬硬套,避免机械化;提倡总结反思,经验得失理论化,写成教研论文,发表推广,杜绝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避免无效化。
二、集体备课时间安排
三、实施方法和程序
(一)集体备课以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要求各年级教师全部参与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其中,信息技术组、体艺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备课。
(二)各学科备课时间由学校确定,确定后不得更改!地点为学校六个备课活动办公室。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1次,无上限。
对于跨年级的教师备课,按如下原则:若跨两个年级的都是高考学科,到高年级备课;跨高一、高二年级,但是高二带的不是高考学科,则到高一备课。
各教研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跨年级集体备课,可自行安排活动,但是必须提前向教科室报备。
(三)开学初备课组长先对整本教材每一单元的目标、重难点、教学法实行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合理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时间、内容、主备人、辅备人等),交教科室备查。
(四)为确保集体备课质量,要求超前备课,提倡超周备课,主备人在集体备课前三天把备课准备材料分发给其他组员,让组内同事有熟悉、研究和准备的时间。
(五)创设浓郁的研究气氛,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空间,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六)备课组长必须做好活动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及缺席人员、备课内容、发言记录、最终结果等),当天及时交教科室存档。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课件、课时作业以及课时检测由各备课组长收集整理,到学期末统一交教科室。
(七)集体备课流程:主备人初备→辅备人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主讲→集体研讨→个人复备→实施教学→备课反思。
(1)个人初备
这是教师独立思量、独立备课阶段。教师要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根据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 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相关资料,从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样学?写出自己的教案,提出自己独到的设想,记下有疑问的、需要与大家研究的问题。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和辅备人商讨,最终形成的教案等要交由辅备人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2)主备人主讲
在集体备课前,主讲人要依据课程标准、考纲,深入研究、吃透教学内容、了解学情的基础 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样学?做出深入的思量并写出详细的教案。
(3)集体研讨
首先由主备人介绍从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样学?所形成设计 的预案。并简析教学效果的预测,提出疑惑的问题。然后,在主备人主讲的基础上,针对主 备人提出的: 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样学?为内容形成的预案进行集体的 、认真地、细致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个性化修改,进而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4)个人复备
在集体讨论基础上,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根据本班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增、删、调、换”,形成适合自己风格和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实施方案。这既是集体备课的出发点,也是集体备课的归结点。
(5)实施教学
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然后统一练习,统一测试,实践集体备课的成果。
(6)备课反思
备课组的教师在各自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馈教学信息,反思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重点是要:
①找出教学预测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
②寻觅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③寻觅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发展的融合点。
④提倡教师持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新发现、新经验、新突破,实行理论提升后写成教研论文发表或刊登在《青中教研》,并在校内推广学习。
(八)集体备课内容:新授课,复习课,期中、期末、月考或单元测试卷。
四、检查评价:
教师集体备课的质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其中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以备课教案质量、集体备课过程管理、教后反思和理论提升四个方面。
1.分管校长为集体备课第一责任人,备课组长为第二责任人。有特殊事情须向分管校长请假。
2.学校成立督查小组,组长: 曹文斌 副组长: 卢志海 成员:曹强 、陈东贵、方丽、李小泊、胡俊焜 。由曹强 、陈东贵、方丽、李小泊、胡俊焜负责检查登记,每周向分管教学的校长汇报检查情况,并对迟到和缺席人员实行通报。每月统计后交一份到教科室。
3.教导处、教科室每学期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情况检查两次(分别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每学年评比一次,对表现优秀和效果明显的教师、备课组长及备课组予以奖励;对表现差、效果差的备课组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并撤换该组备课组长;对表现差、效果差且严重不负责任的教师以教学事故论处;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竞赛中获得奖项亦作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评优依据之一。
4.教科室检查评比的项目是出勤率、集体备课教案质量、过程管理(以集体备课记录本记载为依据)、理论提升(教学反思后写成教研论文)。
5.集体备课奖励办法待定。
五、本方案解释权归学校,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青阳中学教科室
2023年9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