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民办职业培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县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共有三所,分别为池州市旅游学校、九华山旅游学校和长城职业培训学校,其中公办的职业培训机构为池州市旅游学校,民办的职业培训机构为九华山旅游学校和长城职业培训学校。
二、职业培训工作中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项培训措施得力。每年年初,我局就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精心安排部署,确定各项培训工作负责人,并及时制定相关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全年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根据我县机电首位产业政策,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做好服务,坚持农民工技能培训与我县经济发展及用工服务相结合,不断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工种设置的引导,既要面向市场需求,又要紧紧围绕本地紧缺工种开展培训,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训适用人才。一是加强企校合作,开展委托培训,实行校企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开发教材、组建教师队伍,实施教学活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在课程开发上突出企业技能水平,体现出就业导向和职业特征,以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灵活机动的培训,我局引导长城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培训。二是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人才培养基地,企业通过基地直接开展员工培训。三是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开设了电子商务和家政服务等工种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围绕我县旅游经济发展,引导培训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的餐饮、客房服务等工种,提升了我县旅游经济品味,促进了我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主动联系,加强协调,积极开展校企对接服务。我们要求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对所需培训企业进行摸排,开展培训。无资质开展培训的企业由企业委托培训机构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授课,授课方式采取PPT直观教学,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达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效果。
(四)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群众知晓度。一是建立宣传橱窗。我局建立相应宣传橱窗进行对外宣传,同时也要求各乡镇政府、开发区以及定点培训机构也建立相应宣传橱窗,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乡镇政府考核以及定点培训机构认定条件之一。二是发放宣传材料。我们印制了《致全县劳动者的一封信》,在做好县里发放工作的同时也发放到每个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事务所和村级工作站,并要求发放到各村民手中。对各定点培训机构印制的招生手册和广告中也要求留一定的篇幅来宣传农民工技能培训。三是开展网络宣传。在网站长期进行技能培训相关内容的宣传和报道,同时在我县影响面较大的青阳论坛也不定期发一些宣传贴和信息,让更多的网民了解。四是手机群发信息宣传。利用手机群发信息平台对就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道相关培训政策。
(五)强化培训服务,做好培训后就业工作。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好的转移就业,为此我局在培训期间全面调查每一名参训人员的就业意向,填写求职登记表,培训后由培训机构和就业管理局为每一名参训学员推荐相应的就业岗位,每年培训后学员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狠抓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的提升。一是联合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监管队伍,明确监管任务,落实监管责任,实施有效监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实地调查、电话回访对职业培训工作的专项检查,采取培训一期核查一期的方式,对检查不合格的要立即整改,并停止补贴资金的拨付,用扎实的工作成效让参训学员感到满意,学到真正的技能。二是建立相关的QQ群、微信群,对每一个培训班实行适时视频发布,确保培训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强化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年审工作,由就业培训股牵头、劳动执法大法和就业管理局配合成立工作组,对我县所有民办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坚决取缔无资质、无场地、无师质力量的小培训个体,帮忙正规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
(二)摸清底数,开展针对性培训,合理引导就业。针对农民工技能单一,开展一次农民工技能信息调查,做到技能精准摸底,面向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各具特色的培训。同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对已在岗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提高其创业能力的创业培训。
(三)开展培训质量的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我县各培训机构培训质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培训机构日常管理,落实中央、省、市各项管理规定,将诚信体系纳入绩效考核内容,用制度去规范职业培训机构的办学全过程,让农民工获得真正的技能。
青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7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青阳县人社局0566-5022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