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江家云
解读时间:2020年6月1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7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行业关注,相关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意见》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强化规划引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意见》明确,乡村旅游发展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农为本,多元发展;丰富内涵,品质发展;共建共享,融合发展。
《意见》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症结,提出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从农家乐到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乡村文化流逝、千村一面等问题,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意见》指明了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方向,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乡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把乡村旅游业态打造成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
《意见》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扶贫富民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增加政策供给 形成乡村旅游推进合力
为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见》提出了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文化内涵、品牌打造、脱贫攻坚5方面措施,将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政策支持,形成推进合力。
在“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方面,《意见》提出,优化乡村旅游区域整体布局,促进乡村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方面,《意见》提出,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在“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质”方面,《意见》提出,突出乡村旅游文化特色,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
在“创建旅游品牌,加大市场营销”方面,《意见》提出培育构建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在“注重农民受益,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意见》提出,探索推广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好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强化要素保障 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护航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见》在整合资金资源、强化要素保障方面,明确了4方面内容,即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中央基建投资向乡村旅游项目倾斜;加强用地保障,各地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信贷支持,扶持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乡村旅游纳入各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对县和乡镇党政领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专题培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