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文化名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认真对照《县委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和《2020年政府重点工作责任清单》狠抓工作落实,积极为开创“修身福地、灵秀青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文旅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县图书馆改建工程,围绕提升古籍保护、展示展览和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服务,优化功能室布局规划和设置,推进休闲阅读区、古籍书库、展厅、地方文献室及创客空间建设,5月底建成运行“博看朗读亭”,并提供朗读、练习、录制、演讲训练等综合性“悦读”服务。持续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建成县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厕所革命”,加强选址和方案设计推进11座旅游厕所建设,目前基本完成陵阳、杜村和庙前的3座建设,其余8座尽快投入招标建设,加强分布规划对标市级“十佳”标准改造提升九子岩景区、杨田镇家风馆和阳山3座旅游厕所,按3A级标准推进青阳高速路口、五溪入口、杨冲村入口、旅游大道、天柱路等5座旅游厕所建设,开展所有美丽乡村点公厕旅游化改造升级。推进九子岩景区“五清一改”工程,5月底完成九华山森林小镇一期“翠峰-狮子峰-天华峰-九子岩”防火道规划设计并获省林业局审批,拟于7月份招标建设,12月底前完工。
二是狠抓文化旅游创建。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化旅游名县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三大创建目标,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加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部署和协调,调整更新创建领导小组,细化创建方案措施,对标统筹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加强“四级联创”和A级景区创建,推进清源山4A级和芙蓉湖3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朱备镇和陵阳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杜村红光村和朱备将军村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杜村磊蕾生态农庄和丁桥齐春生态庄园创建省级旅游示范点,并积极开展乐活农庄、田园沨尚、德福山庄3个市级旅游示范点和荷风莲影生态农业休闲基地、九华后海2个县级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强梳理整合,积极推进县文化馆对标做好第五次全国公共文化馆等级馆达标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持续推动文化惠民,开展迎新春送文化下乡巡演10余场,加强资源整合和节目指导成功举办乡村春晚6场,完成“送戏进万村”项目公开招标和开标竞演,并与两家中标剧团签订承演合同,适时开展送戏演出。结合疫情防控,落实“安康码+体温枪+口罩”“三合一”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开放管控。充分运用各级公共文化云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图书馆引进“线上展览”,数字阅读资源,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数字化平台积极开展电子图书、数字期刊阅读等服务达60余期,举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竞赛、“书香悦读,智赢战疫”答题、“又是一年清明时”民俗知识竞赛、“4.23世界读书日”诗词答题和“玩转六一,安全相伴”安全知识竞赛等线上活动,以及“同心抗疫,声暖人心”朗读大赛和“悦享人生,律动青春”青年律师服务联盟读书会等线下读书活动,网上点播量和群众参与率达4万余人次。围绕提升基层群众参与率,开展第七届“书香飘农村”农家书屋经典诵读活动,举办“战役时光里的青春感悟”主题演讲比赛,精选200余册经典图书制作生成在线阅读“易拉宝”,赴各乡镇巡回举办“与书同行,共读经典”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加强艺术创作和编排,文化馆积极开展防疫战疫主题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乐宅生活·共战疫情”县第四届少儿才艺视频大赛和“讲好青阳故事”视频大赛,创编录制了对口快板“勇克时艰传捷报”、情景诗朗诵“党旗在飘扬·青阳在行动”、歌曲“爱的坚守”等系列防疫节目,成功举办两期“文艺沙龙”活动并编辑出版了《青阳县群众文化志》。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积极参与九华山智慧旅游网控中心建设并推动青阳支中心建设,加强与县行政执法局合作,推动搭建城市监管网控的“安徽省旅游产业监测中心景区监控平台”建设,抓好青阳县全域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工作。
四是着力文化遗产保护。扎实做好文物工作,完善文保单位“四有”保护措施,完成莲花峰石刻造像、华西桥、石安桥、世荣桥、双河桥等5处县保单位标志碑安装。认真组织第五批县保单位申报,完成6处县保单位评审。加强文物项目申报,编制国保曹氏宗祠维修方案并报省文物局批复,完成3处国保单位安防项目计划书申报,宾山革命纪念馆和青俏湾古道两个市保修维项目通过评审。组织文物修缮,完成国保李氏宗祠外排水工程维修,并按文物设计变更社坦工程,抓好谢氏宗祠灭火设施更新、新建彩钢简易房拆除和维修工作。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加强野外文物安全月巡查和“七星墩汉墓群”等文物点电子监控试点应用,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积极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顺利通过市第三批“名师带徒”工程考核并申报第四批“名师带徒”5个项目,完成国家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和8个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加强非遗创作,举办青阳农民画“春节习俗”主题创作培训班,收录作品23幅,加强青阳腔孵化项目创作和新剧创编展演,完成《圆月桥》、《惜别离》、《送饭斩娥》、《百花赠剑》4个青阳腔剧目复排,创作青阳腔现代小戏《凤出青阳》并列入建党100周年的精品储备剧目,选送青阳腔剧目《马嵬情》参加长三角城市文化馆联盟“文缘长三角,艺爱一家亲”迎新年优秀节目展演,青阳腔表演唱《情所系》入选“艺心抗疫相约云端”2020年安徽省群众文艺优秀作品展演,青阳农民画参加2020年安徽省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获好评。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阳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由国家公共文化云、安徽文化云向全国现场直播。开展第四批县级非遗项目名录遴选,完成“青阳腔”文集初稿编辑并完成青阳腔“惜别离”宣传片拍摄上传抖音平台。
五是强化文旅宣传推介。树立整体营销理念,推动构建九华山青阳县联动发展机制,成立联动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发布联动发展方案,建立山县联动发展定期会商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联动营销等各项工作。加强旅游打卡点建设,积极打造九子岩七步泉和芙蓉湖花海2个县级“网红打卡地”,5月份对接安徽今日互联科技公司开展芙蓉湖花海、九子岩景区、莲峰云海景区红打卡点视频拍摄取景,促进宣传推介。加强精品旅游线路策划,策划打造青朱陵和蓉十杜2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网络宣传,推送防疫和旅游主题信息75条,点击量达1.56万次。围绕提升影响力,打造“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活动品牌,举办第四届陵阳锅子百家宴、朱备镇年货节等系列活动5场,吸引游客1万余人次。随着成功遏制疫情步入低风险地区行列,成功举办5.19国家旅游日“花开四季·诗韵池州”青阳金银花主题赏花会,吸引全县17家文旅企业参加,活动期间并推出340万元优惠联票,通过今日头条网络平台向全国各地35万网友宣传推介,直播带货青阳县农特产品。积极参加“全国100位县长爱心义卖直播大会”,加强青阳特色旅游商品推介,吸引全国300余万网友关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升“九华黄精”等特色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围绕振兴旅游市场,增强文旅消费动力,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4月起积极参与“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加强展示自然风光、民俗风物、人文故事和产品业态,获评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的县级优秀组织奖。
六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编制,公布了《青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朱备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酉华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围绕补短板强化东九华旅游度假区建设,优化制定了文旅康养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统筹推进东九华旅游度假区交通体系、服务设施、集散中心、旅游环境建设。狠抓项目库建设,建立县级文化旅游项目库,入库项目达232个,其中储备项目214个,在建项目18 个,入选市级项目库文化旅游项目28个,其中储备项目12个,在建项目11个,计划开工项目5个。加强补短板项目谋划,推荐18个文旅项目申报进入国家项目库,其中省级锁定6个,市级锁定1个,县级锁定11个。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加强九华山龙骏家园、荣颐禅院、九华霄云谷、陌上.星空特色民宿文化旅游综合体、青阳大云房车露营文旅综合和礼貌山旅游等6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对接签约了奥飞动漫主题公园和阿那亚天空之城等项目,加快九华霄云谷、五溪山色二期、礼貌山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推动陌上·星空、荣颐禅院、大云房车露营等项目投入运营。积极培育四季永逸、荣玺庄园高层次旅游饭店,持续提升11家星级饭店和74家星级农家乐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初心三舍、八福山居、卧云松、烟霞山房等4家民宿建设,建成庙前“七妹”、陵阳“了了心”、丁桥“齐春生态园”等3家精品民宿,加快推进杜村“陌上星空”、庙前“凤栖梧”、朱备“将军阁”等3家精品民宿建设。持续推进旅游“八个一”改造提升工程,做好延续拓展工作,计划将朱备镇将军村、东桥村,蓉城镇杨冲村和陵阳镇清泉村纳入建设。评选并公布了40项“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村落”、“十大古桥”和“十大古树”,落实挂牌保护。强化县九华云水文旅传媒公司运营管理,注册成立了“池州市徽之韵青阳腔演艺有限公司”子公司,拓展经营渠道,完成招商引资新春座谈会、春节团拜会等10余场演出。
七是优化文旅发展环境。围绕打赢新冠肺炎疫情,及时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疫情高峰期间,关停公共文化场馆140多处,文旅企业、景区70余家,取消各类文旅活动40余项,抽调并安排35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防疫巡查。适时启动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复业,落实精准高效要求完成三个批次100家文旅企业复工核批检验。加强旅游经济扶持,推出《青阳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积极帮助文旅企业落实金融扶持,申报兑现旅游业发展奖励资金达129.39万元,其中市级奖励资金71.32万元、县级58.07万元。妥善处理和解决疫情期间涉旅纠纷,完成旅行社退团13个、游客431人,退费64.34万元,星级饭店退客量达1617人,退费56.15万元。加强文旅综合执法,积极参加多部门联合巡查,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春季安全生产、“五一”假期安全生产、涉水景区“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专项检查行动,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3项,制定整改措施79条。出动900余人次,加强校园周边和宗教场所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累计检查300余家次。完成全县11家零售书店和7家印刷企业年检年审工作,开展 “名存实无”经营户清理,共摸底排查文化市场经营户49家,督办换证4家、注销7家、悬证经营15家,查办执法案件2件,查没出版物16册,罚款4200元,累计受理文旅咨询和投诉55件,办理办结55件,办结率和游客满意率均为100%。统筹推进文旅依法行政,梳理完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建立文旅诚信经营红黑榜制度,1-6月份新审批设立书店5家,文艺表演团体1家,延证2家,备案1家。加强普法宣传,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活动责任清单,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件1291件,满意度评价1296条。强文旅执法力量建设,制定并呈报了《深化青阳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抓好行政执法考试和通用法律考试报名等工作。
八是统筹抓好党的建设等工作。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并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廉政风险防控清单,狠抓“两个责任”廉政全程纪实、“四重一大”议题集体研究和“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落实。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县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服务。坚持守初心、重实干、谋创新、促惠民、抓廉政“1+4”推进“阳光文旅”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建成机关主题党建阵地走廊,安排防疫党员志愿者服务累计达500余次,圆满完成小区防疫值班执勤,积极开展青年干部读书会、理论学习研讨会、扶贫帮困实践等主题党日活动。坚持联系反面典型、剖析查摆,深入开展“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加强“学习强国”平台学习考勤,强化网络终端和自办微信平台监管。围绕疫情防控急需,建成覆盖全县111个村级点的简易应急广播体系,并制定完善制度措施保障应急广播常态化运行,认真修编完善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获省广电局批复,完成重大节日和全国两会等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工作。加强“平安青阳”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做好扫黑除恶有关工作,认真做好县城拆迁包干维稳工作,妥善解决群众来访,积极办理各类信访件。落实新要求及时调整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涉密载体管理。加强扶贫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要求,各帮扶责任人坚持每月一次走访帮扶贫困户,狠抓脱贫攻坚巡视问题整改,落实消费扶贫行动。围绕落实人才建设责任目标,积极申报招录文化人才,做好行业人才晋级和评优评先推荐工作。认真办理并及时办结13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各代表委员均表满意。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旅游经济受疫情严重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农家乐民宿等旅游行业均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和冲击,营收呈现断崖式下降。据统计,1-6月份,全县游客接待量为603.5万人,同比下降32.5%;旅游总收入为69.33亿元,同比下降34.7%。
二是文旅执法力量不足。目前我局专门从事文旅执法的工作人员仅有4名,与我县文化旅游执法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现状很不相称,执法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市场执法效果,面对打击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行为时面临力量不足的困难。
三是基层文化设施存在弱项。省文旅厅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对市县经济发展考核内容,实行定期调度,要求今年底覆盖率达到95%,2022年达到98%。目前,我县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无论是覆盖率还是标准都存在差距,特别是18个脱贫摘帽村的情况仍有不少缺项和弱项。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认真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狠抓9个方面指标落实,进一步梳理完善文档资料,优化氛围环境,积极迎接省和国家考核验收。对照《2020年全域旅游发展计划》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文化旅游创建目标。围绕打造九子岩核心精品景区,积极与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相衔接,推进东九华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完成防火道规划设计并启动建设,完成七步泉以下“溯溪”项目建设。
二是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复苏。持续提升朱备禅修小镇、九华运动休闲小镇、陵阳文创小镇、九华黄精小镇影响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业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全年引进超15亿元文旅综合体项目2个。加强山县联动发展,开展联合营销推介宣传,积极筹办“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主题品牌活动,持续开展“线上”带货宣传,促进旅游消费。加强九华云水文旅传媒公司市场化运营,积极寻找演出合作机会,常态化开展重点非遗文艺展演展示,并积极开展非遗展演展示进景区活动。
三是完善提升文旅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图书馆改建工作,尽快建成运行各在建功能室,提升服务效果。兼顾疫情防控抓好公共文化场馆开放运行,办好暑期文化馆和图书馆培训班。加强公共图书馆和公共文化馆两个“总分馆”制建设,举办线上朗读大赛、“红领巾”少儿读书、庆国庆书画展览、秋季“民俗·农耕文化”青阳农民画主题培训班,以及每月一期“文艺沙龙”等系列活动。视疫情防控动态尽快启动“送戏进万村”、送戏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爱教片进校园等送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训工作,积极调动文化协会、剧团和文化辅导员、志愿者积极性,多措并举丰富群众文化服务供给。
四是着力改善文化旅游环境。加强文旅行业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旅游安全应急能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文化和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锁定市场顽疾,加强部门联合,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经营行为执法监管力度。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部门协作力度,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巡查办案,开展“净网”、“扫黄打非”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保障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二○二○年七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