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村乡按照“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思路,立足“拆旧”、“建新”、“维护”,抓住人、管住钱,守住乡愁,推动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措施落地生根。
拆旧:投工+捐物 节约成本助力整治
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全乡范围内无功能建筑进行梳理摸排。确定“无功能”情况后,悬挂告知牌。在确保群众知情的情况下,广泛发动群众拆除。在各村党支部牵头,党员、乡贤“双管齐下”带头行动,不少群众纷纷自发参与拆除行动,并将拆旧所得砖瓦等物资捐献给村里,助力人居环境新建设。截至目前,杜村乡共有1300余人次自发参与无功能建筑拆除行动中来,累积节约成本近20万元。
建新:守旧+创新 废物利用巧留乡愁
依据各村原有的属性、特色和实际,从方便群众生活和居住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在不改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小的“手术”,以“绣花”功夫推动乡村旧貌换新颜。
如新丰村前门汪中心村充分利用高低不同院墙和房屋墙体,利用水泥和竹简等现有资源,打造文化墙体。上峰村、宗文村将瓦罐、车胎等一些废旧物品进行利用再改造,作为人居环境提升的一些材料和素材,不仅打造出人居整治环境亮丽的风景线,更保留了乡村记忆。
维护:宣传+示范,整治效应日渐显现
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杜村乡结合疫情防控宣传、爱国卫生月、美好家园及美丽庭院创建等契机,倡导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推进农村改厕、清扫房前屋后、清运积存垃圾,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在全乡部署推动“组织推进、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亮身份、做表率”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先锋队走村入户搞宣传,参加义务劳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切实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不断提升村容环境秩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