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392M/201901-00076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青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 报告
名称: 青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发展计划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9-01-17
废止日期:
青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发展计划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17 08:33 来源:青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亿元,增长5.6%;财政收入16亿元,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增长11.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464元和15490元,分别增长8.3%和9.2%。

二、201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奋斗目标等多种因素,建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经济目标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新增规模企业9户;

(三)财政收入增长5%;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六)外贸进出口完成4500万美元;

(七)旅游总收入增长12%,旅游接待量增长12%;

(八)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2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2.9亿元;

(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十)节能减排、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是全面落实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0条”意见,狠抓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细化优化各类惠企利企政策兑现流程,精准有效推动资源要素向民营经济集聚。二是推动商事制度、投资管理体制等“放管服”改革部署加快落地,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各种不合理障碍,打造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三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新增“4321”政银担合作贷款5亿元、税融通贷款2亿元、劝耕贷2000万元、续贷过桥周转贷款2亿元,民营企业新增贷款占贷款增量的40%以上,千方百计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四是推深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加快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五是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健全县级领导定期联系、靠前服务民营企业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六是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广电力直接交易,助推企业降成本增效益。

(二)激活创新发展动能。一是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提升产业集群专业镇承载能力,沿国省道构建东河园、木镇新河园、丁桥园、酉华园“两轴四园”发展格局,积极承接“园中园”、“轻资产”项目和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二是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增长10%以上。新建绿色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1个。三是组建绿色制造研究院,支持非矿研究院实体化运行,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增省工业设计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四是培优培强机电装备制造首位产业,广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培育更多行业“单打冠军”“配套专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1个、工业精品1个。五是依托荣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九华国际康养候鸟基地、九华龙骏家园、礼貌山文化旅游、陌上星空、九华绿地玫瑰园等项目,加速旅游、健康与养老、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六是制定符合县情实际的创新支持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引进,鼓励金融机构增加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贷款业务。

(三)努力扩大有效投入。一是全力以赴为池黄高铁青阳段建设保驾护航,启动G318木镇至南陵界段改建、S358青石公路建设,基本完成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积极争取S221县城至童埠段改建、G330木镇至丁桥段改建项目。二是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泫氏铸造大口径铸铁管、超威电源智能化生产线等一批技改示范项目,加快童车产业园、柯力物联网传感器、金合智能饭煲二期、夏川新能源、能牛门窗等项目建设,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竣工投产25个。三是积极争取莲花峰索道、阳山索道等景区快速交通项目纳入规划,加快东九华旅游度假区规划落地,逐步打通前后山“内循环”、打开九华山“东大门”。高标准建成G318青阳至五溪段、S219五溪至十字段、西南外环等美丽公路。四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电装备制造首位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农业,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四季行动”,强链延链补链,激发“链”式效应,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五是持续深化重点项目“双千”工程,把握国家投资导向、重大战略取向,围绕补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编制包装不少于100个亿元以上项目,促进储备项目加快转化落地。六是支持县建投集团开展投融资活动、承接公益性项目,撬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

(四)加快打造精美城市。一是将“两治三改”作为民生保障领域的“一号工程”,有序启动17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解决好“三角洲”、塔桥新村等制约城市发展的“必破之题”。二是优化新城老城、河东河西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实施芙蓉湖公园绿化亮化美化提升,逐步贯通城市水系,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7.4公里、城市绿化14.5万平方米,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20辆,让城市更加宜居。三是深化“智慧城管”平台应用,着力解决出店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电动车任性行驶、物业管理服务差等为城市“添堵添乱”的难点问题。四是探索开展城市供排水管网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维护,做好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把古建筑、古遗迹等保护起来,将道路、广场、绿化让出来,让环境、生活美起来。五是深入挖掘朱备禅修小镇、陵阳摄影小镇、九华运动休闲小镇、九华山森林小镇的独特内涵,在差异定位和领域细分中构建“聚而合”、“小而美”、“产、城、人、文” 协调推进的特色精美小镇,丰富“修身福地、灵秀青阳”内涵,提升精美城市品质。

(五)全面建设秀美乡村。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九华黄精院士工作站,助推种苗繁育等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加快九华黄精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二是依托美丽乡村资源和农村闲置资产,融合农业观光、文化创意、民俗体验、健康养生等业态,培育一批中高端为主的精品民宿。三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扩大名优茶、皖南土鸡、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优质农产品供给,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个、省级示范产业联合体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四是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扩面延伸工程148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4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27公里,改造农村危桥2座。五是启动七星河丁桥段治理,完成七星河酉华段治理,开展青通河上游将军河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改建8处集中式供水工程。新建改造农村电网45公里,加快35千伏杜村变建设。六是巩固美丽乡村前期建设成果,提标改造12个亮点村,策划九华古道、画里杨冲等4条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六)加强环境保护治理。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抓好秸秆禁烧、科技治超、扬尘防治工作,全面实施城区烟花爆竹全面禁放,分类制定行业环保标准,加强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以上。二是打好碧水攻坚战,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将青通河流域达标整治进行到底,持续实施全河段截污纳管,完成富阳河黑臭水体整治,新建改造城乡污水管网47公里,提升城乡污水处理厂(站)运营管理水平,落实河道保护修复措施,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三是打好净土持久战,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持续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四是全面深化“林长制”, 开展新一轮国土绿化行动,人工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6.25万亩,新增省级森林村庄4个。五是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完成农村改厕4000户,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5%以上,建成75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

(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强化到村到户到人帮扶措施精准落实,确保1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坚持继续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双线作战”,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开展贫困“边缘户”定期摸排,打好政策补丁,消除死角盲区。强化智志双扶,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八)聚力改善民计民生。一是优化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开工建设第四小学,推动第三幼儿园开园招生。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基本实现90%患者县域就诊,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综合楼主体工程,支持县中医院建设“名医、名科、名院”。三是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达60%以上。四是实施文物保护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省体育强县创建,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五是努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5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六是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侨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和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和谐青阳。

2019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加快建设“修身福地、灵秀青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