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统计局 > 统计重点领域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农业生产形势简析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587F/201910-00003 组配分类: 农业生产形势简析
发布机构: 青阳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青阳县2019年三季度农业生产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9-10-23
废止日期:
青阳县2019年三季度农业生产情况
发布时间:2019-10-23 15:56 来源:青阳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全县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贫困村精准脱贫攻坚建设,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壮大主导产业,培植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全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前三季度农业现价总产值97220万元,可比价增速3.3%,现价增加值59952万元,可比价增速3.4%

一、 前三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种植业稳步发展, 特色产业持续提升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128公顷,同比增长1.4%,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7125公顷,同比增长1.2%;小麦播种面积493公顷,同比上涨1.4%,产量1958,同比上涨4.7%;油菜籽播种面积1987公顷,同比上涨3.9%,总产4845吨,同比上涨6.2%;蔬菜播种面积为940公顷,同比增长1.7%,产量为20282吨,同比增长4.5%。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新增九华黄精种植面积1600亩,种苗面积50亩,九华黄精人工种植总面积已达8100余亩;大力发展黄石溪茶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春茶总产达325吨。规模化、适度化发展中药材、果树和蔬菜等经济作物,新增经济作物面积0.36万亩。黄石溪茶树品种荣获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9家,认证农产品面积21.1万亩。

(二)畜牧业生产触底回升。前三季度全县生猪出栏58107头,同比下降15%;牛出栏392头,同比上涨4.4%;羊出栏297只,同比上涨6.8%;家禽出栏411万只,同比增长10%;肉类总产量12414吨,同比下降2.7%;禽蛋总产量4140吨,增幅8.7%。受生猪瘟疫情和环保要求关闭了部分养殖场的影响,目前全县生猪存栏仅有7000余头,能繁殖母猪600头左右。猪肉价格由年初的7/公斤左右上涨到15/公斤。猪肉价格上涨促使大型养殖场积极补栏复养, 小型养殖场由于规模小,多数在疫情前处理了场区的存栏猪,现受生猪价格持续高涨,一直在积极消毒准备复养。家禽价格同比也上涨了近20%,养殖收益也是近十年来最高。                                                                                       

(三)种植新模式助渔业生产稳步上升。三季度全县水产品产量9462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2%。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坚持以特色化推进品牌化,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先后培育蓉城稻渔种养、童埠万亩水产等一批农业产业大户和产业基地。推广“油稻连作”、“稻虾连作”等种植新模式4.8万亩,全县稻虾综合种养新增约1.5万亩。

二、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稻谷重金属抽检超标。从去年开始,稻谷收购入库必须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重金属超标稻谷的粮库不收购。在上年的收购过程中,发现我县个别地方稻谷确实存在重金属镉超标的情况,并在一些种粮农户和消费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水稻规模种植都是微利,一旦检测重金属超标,本地粮库拒收,政府如不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种植面积将会下降,全县稻田抛荒将进一步扩大。

(二)生猪复养“贷款难”。这是生猪养殖户们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必然需要从银行贷款。贷款难的核心是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和房舍等低资产不能抵押,加之村镇银行担保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担心目前的养殖风险,不愿意提供贷款。近期银行关于生猪养殖的贷款几乎全部停贷,养殖企业现在资金链压力大,影响补栏复养积极性。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滞后,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竞争力较弱,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不平衡,发展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基层专业农技人员力量不足,管理和服务意识不强。

三、全年农业生产走势预判及应对建议。

从当前形势看,全县的旱情还没有缓解,农业生产用水不容乐观;扶持生猪、禽业发展的各项惠民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晚稻、冬季瓜菜、畜牧养殖整体形势比三季度要好,渔业等肉类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农业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四季度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为确保全年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仍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通过积极引导,将全县优质稻的推广与降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推广降镉优质稻,建立重金属超标粮治理重点监测点,通过治理效果的测试对比试验,寻找一个效果好、成本低并能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的粮食重金属超标治理新模式。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针对广大农户要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风险,应积极动员农民对主要农产品参加农业生产保险,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民的损失。同时,应对农产品进行价格保护,减少农民投资预期的失误,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二)做好服务,有力支持畜牧产业继续做好非洲猪瘟及其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要做好中央出台的生猪保险政策与地方养殖业保险业务的衔接,把生猪保险政策落实到实处。帮助解决养猪贷款难的问题,完善、创新信贷制度,研究扩大养殖业信贷抵压物的范围,解决生猪养殖贷款通道问题,引导商业银行机构积极开展信贷工作。建立有利于生猪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随着国家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养殖企业和农户养猪积极性的提高,很可能出现新一轮生猪过剩和“卖猪难”,及早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猪价大涨到大跌出现猪贱伤农的情况。

(三)依托多种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度,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创新发展多种经营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或农民联合合作,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