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34号提案的回复
发布时间:2018-09-26 10:21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尊敬的吴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社会协同治理,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的确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2014年我县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了整合,由县农委、市场监管局分别承担农产品源头和食品生产、消费流通环节的监管职责。近年来,通过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协调机制、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自上而下,层层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堵塞监管缝隙,弥补监管短板,努力提升监管的效能。对因工作不力,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部门,严厉问责。
二、加大监管力度,解决突出问题
(一)深入开展源头防控。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源头防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试点。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品种开展风险排查,聚焦农兽药残留超标、收贮运防腐保鲜添加剂使用等重点环节,建立风险评估专项报送和总结。针对禁限用农兽药使用、非法添加、私屠滥宰、销售病死畜禽等问题,坚决做到“问题产品的来源和去向没有查清的不放过”。逐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榜”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水平。
(二)严格市场许可准入。充分发挥行政许可在维护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标准要求、严格审查流程、严格规范审查行为,从严审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资质条件,达不到许可条件和审查要求的,一律不予许可,切实把住食品市场准入关。2018年,我们将重点推进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发证和食品小摊贩备案管理工作,鼓励引导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持续加大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取缔力度。
(三)加大检测抽检力度。结合本地实际,以发现问题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年度食品监测计划,努力排查安全隐患,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抽检信息和不合格食品处置信息。2018年,以批发市场、散装白酒市场、校园及周边地区、本地小作坊等为重点对象,以散装白酒、小食品、粮油、糕点等为重点品种,计划抽检不少于340个批次。
加速我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全面发挥县级检测中心和乡镇农产品监测网络作用。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民生工程”。2018年在所有乡镇市场监管所和批发市场、大型集贸市场建成食品快检室、完成4个中心集镇和九华菌业和侬本农业2个农产品企业检测点筹建工作,使农产品检测基本形成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全覆盖,构建起农产品安全初级“过滤网”。2018年计划完成3500个农产品抽检任务。
(四)实施全覆盖监管。结合本地实际,对食品安全领域易发、高发食品安全问题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单位和品种实施重点监管,集中进行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在食品生产、消费流通环节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加大对风险等级评定为高风险的食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监管全覆盖。在生产环节,以本地生产加工的糕点、粮油、矿泉水等为重点,确定重点隐患区域,排查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治措施。在流通环节加强对经营者履行食品进货查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法律责任义务的监督检查,加大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的市场清查力度。在餐饮服务环节以学校食堂及校外小饭桌、大型餐饮单位、农村集体聚餐等为重点监管对象,持续开展餐饮服务环节违规操作、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原料采购进货查验等专项整治。
(五)严打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17年至今,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79件,查扣过期食品、非法进口冷冻牛肚等问题食品1000余公斤,罚没款60余万。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案件3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落实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信息通报等机制,针对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刑事责任追究,严惩食品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等渠道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加大重点案件公开曝光的力度,努力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警示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
三、加大宣传教育,构筑共治格局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江淮行”、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科普宣传活动,提升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以《食品安全法》《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等为主要内容,采取上门宣讲、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大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力度。
(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和“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法定责任义务,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三)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健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依法曝光,使其“一处失信,寸步难行”,情节严重的实行清退和行业禁入。
(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畅通“12331”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食品问题和线索及时进行核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落实食品案件线索有奖举报制度,调动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强化舆论引导,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媒体关注。
食品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职尽责,为保障全县老百姓的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青阳县市场监管局
2018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