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5-10-15 08:27
来源:青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9%,三县一区排名第二,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2.3、1.8个百分点。
(二)规模企业数。新增规企19户,与东至县并列全市三县一区第一,现有规企数202户。
(三)工业投资。完成工业投资43.5亿元、增长3.7%,高于全市13.3个百分点,三县一区排名第二;其中,制造业投资42.2亿元、增长2.6%,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三县一区排名第一;技改投资16.2亿元、增长40.5%,高于全市31个百分点,三县一区排名第二。
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三季度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彰显出较强韧性,整体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从关键指标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与工业用电量均实现较快增长,当月实现产值16.3亿元、增长17.3%,累计产值127.3亿元、增长16.3%,三县一区增速排名第一【石台县6.1%、贵池区6.0%、东至县-0.2%】;当月用电量7355万千瓦时、增长25.4%,累计用电量50406万千瓦时、增长11.4%,用电量表明全县工业生产节奏稳健。
(二)重点产业情况
1.镁铝轻合金产业产能快速提升。当月产值5.2亿元、增长62.9%,累计产值39.5亿元、增长84.3%,占规企总产值比重31%、较去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拉动全县产值增长16.5个百分点;龙头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如,金林科技累计产值12.1亿元、增长13807%,宝镁累计产值6.4亿元、增长162.6%,亿盛源累计产值3.1亿元(无同期数)。当月用电1463万千瓦时、增长60%;累计用电6080万千瓦时、增长31.7%。
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因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部分铝加工企业产能未能完全释放,导致产值低于预期水平,如,京工建累计生产铝棒20128吨、下降20%,累计产值实现3.7亿元、下降27.2%。二是宝镁镁合金生产不及预期,6.4亿元产值中,矿石开采3.3亿元,镁合金生产不及一半,总体产值与年初预期14亿元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受市场行情影响,金邦铜业当月产值仅3081万元,累计产值减少6725万元、下降19.1%。
2.机电装备产业态势回稳。当月产值5.2亿元、增长15.2%,累计产值38.6亿元、增长3.5%。权重企业中,胜远电源当月产值2.3亿元、增长31.8%,瑞泰当月产值4026万元、增长92.5%,2户企业当月新增产值7510万元,占机电装备当月总产值的14.4%。当月用电3133.5万千瓦时、增长39.1%;累计用电21815.4万千瓦时、增长12.9%。
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63户规企中,产值下降32户,下降面达50%,其中13户累计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户产值下滑,分别是柯力电气、龙钱玩具、天平机械、昌利锻造、赛唯特电子。二是7户年度“小升规”企业累计产值1.5亿元,新增产值仅5200万元,支撑作用有限。三是个别企业能耗过高,如恒绵智能装备今年新上铸铁井盖产品,生产工艺需使用电炉,电力消耗大幅增加,累计用电1369万千瓦时、增长949%,拉高产业用电增长6.4个百分点。
3.高端钙基产业转型符合预期。当月产值4.1亿元、下降9.3%,累计产值35.6亿元、下降6.2%,占全县规企产值比重28%,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当月用电2386.6万千瓦时、增长4%,累计用电19549.5万千瓦时、增长7.4%。
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滑,如,氧化钙价格下降20%-27%左右【由520元/吨下降至360-420元/吨不等】。二是受炉窑企业政策性关闭以及修窑减产等影响,74户非矿企业中40户产值下降【其中,8户政策性关停炉窑企业已全部完成交接,1-8月产值2.6亿元、减少1.4亿元、下降35%】,下降面高达54%。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三)强化帮扶冲刺“双两百”。着力推动重点企业释放产能,努力实现企业数突破200家、总产值超200亿元的“双两百”目标。一是加快新投产企业生产步伐,力争金林新材料第二条铜杆生产线开工,产值突破20亿元;亿盛源实现产值8亿元。二是支持存量企业加快生产,督促宝镁轻合金加快生产,确保全年产值10亿元以上,胜远电源实现产值27亿元。三是力争9-12月,全县规企实现产值72.7亿元。
(二)加快推进企业纳规。一是确保欣鹏新材料、同佑智能、鑫葆源3户企业,10月底前完成月度纳规;本原新材料、润兴复合材料2户企业11月完成月度纳规,年内规企业总数达到207户。二是做好“小升规”企业摸排,重点梳理产值1500万元以上企业,全面掌握企业销售额、纳税状况等关键经营指标,力争“小升规”企业20户以上。
(三)强化优质企业培育。结合池州市最新惠企政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奖励标准由5万元提升至8万元),做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宣传及辅导工作,重点围绕前期测评60分以上企业,组织动员16户企业参与申报,力争通过8户以上。加强创新品牌培育力度,确保全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38户、省级绿色工厂企业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