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英代表:
您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的建议”已收悉,现就您在全县食品安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青阳县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主线,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开展专项整治。发挥县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方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教体、公安、卫健等部门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健全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会商调度、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针对校园食品安全、肉类及其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民生关注点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已对全县中小学开展春季开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督促校方限期整改,并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原料与复用餐饮具监督抽检28组,涉及不合格的,已依法查处。检查肉制品生产销售主体81家,制定台账清单,在此基础上,加大对5家肉制品生产企业及17家肉制品小作坊检查力度,完成肉制品专项抽检9组。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45户,责令整改20家,已立案14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21.2公斤,组织开展食品抽检76批次,其中农村食品专项抽检15批次。
二、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重点加强对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与小作坊、农村集贸市场、食品经营网络平台的监测,与农业农村、卫健委等部门,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不断整合食品抽检、食用农产品抽检、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多源信息,加强不合格食品溯源与处置,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监测技术能力,推广快速检测技术,提高监测效率与准确性,对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与生产品类,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分级管理,针对性加大监管频次与抽检力度,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发布消费警示。
三、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强化农产品源头治理,开展“守护菜篮子”食用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围绕蔬菜、肉类等重点品种整治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累计完成省级、市级、县级定量检测421批次,合格率97.8%。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农产品“二品一标”认证监管。县市场监管局更以“食安守护”2025行动为主线,针对民生关注点,加大食品抽检,完成食品监督抽检130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104批次,农产品快检6275批次,合格率达99%。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青阳网等渠道发布工作信息,让广大群众选择关注度高的食品种类,邀请媒体记者全程参与抽检,并对抽检后续处置工作及时发布。
四、积极落实食品召回制度。施行召回分类操作,按照风险等级来明确召回启动标准与处置方式,针对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等可能危害健康的情况,要求企业立即停业整改,针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等短期风险,要求企业线上线下同步下架,针对食品标签瑕疵等无实质危害问题,允许企业通过售后渠道整改。同时督促企业在申请办证时,必须制定食品召回预案,包括应急联络机制、产品追溯方式、消费者补偿等。
为保障全县人民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根据您提出的建议,本局下步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与农业农村、卫健委等部门间横向沟通,强化协同监管,完善信息沟通、风险会商、行刑衔接,力争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与技术资源共享,以食安办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突出重点企业、重点业态、重点区域,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压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排查风险隐患,强化抽检检测力度,严查“两超一非”、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运用技术支撑,赋能食品安全监管。目前青阳县拥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8个,建有蓉东农贸市场、优蔬鲜农贸市场两个快检室。各快检室每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流程快检,其中农贸市场每日抽检至少15批次,其他快检室每日抽检至少10批次。快检品种涵盖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居民日常消费主要食品类别,保证各类食品在月度内都能得到一定比例覆盖检测,达到全面监控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目的。快检经费来源财政拨款,主要用于设备维护、试剂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今年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发布消费警示,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你点我检”“随机查餐厅”“随机查食堂”等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及时关注媒体舆情,回应群众关切。
总之,青阳县市场监管局定将切实履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持续加大监管整治力度,为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市场监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青阳县市场监管局
2025年5月27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