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曹润生等十名代表:
您在青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治理的议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文化工作为重心,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发展乡村文化,促进文化市场向好发展。
创新活动形式,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一是结合传统节日及场馆开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龙腾祥瑞 逐梦未来”迎新春文艺晚会、“青春颂党·共庆华诞”首届青年才艺大赛、“大地欢歌 舞动青阳”广场舞大赛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300余场。通过前期摸排精选本土文化人才参演,联合多方单位,真正做到农民演戏农民看。二是积极探索传统送戏下乡新模式,搭建供需平台,演出前提供节目单由群众选择,变政府“派戏”为群众“点戏”。广泛征集群众喜爱的戏曲节目,充分满足群众对地方戏曲的需要。并要求在相邻两村演出时,表演不同的节目,最大化满足群众对观看不同节目的需求。
深耕本土创作,打造特色文艺精品。一是2024年九华云水文旅公司编排新青阳腔现代小戏《田家有杏不需梅》,成功入选2024年安徽省戏剧孵化项目并获评“戏剧中国”2023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戏曲类潜力剧本。二是申请市级非遗项目资金10万元,编排新河龙船调展演项目和青阳腔古装武戏项目,现已基本实施完成。三是挖掘本土人物,拍摄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青阳腔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江进老师为原型的微电影《使命》,讲述非遗文化的魅力、现状、传承发展经历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坚守。
强化人才培训,提升基层技艺水平。一是县文化馆2024年共举办3期公益培训,开设了书法,国画,舞蹈等24个艺术普及班,参培学员7000人次;二是九华云水文旅公司开设“青阳青年夜校青阳腔非遗课程培训班”教学活动,通过戏曲妆容装扮展示讲解、勾脸化妆、临摹互动等方式向学员们介绍青阳腔戏曲妆容的分类、特点以及化妆技巧,让群众亲自参与戏曲化妆和人物角色体验,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5年县文旅将开展全县文艺人才信息摸排,鼓励更多乡间文化能人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走到台上表演,增加群众性活动的活力。三是县农业农村局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块要求,遴选参训对象,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围绕青阳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科学设置黄精、水产、农机、电商、畜禽养殖等培训内容,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的培育方式,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开展培训,在2024年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大赛池州市初赛中,我县4名选手获奖。
涵养文明新风,构建和谐淳朴乡村。一是出台《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实施方案》,按照规范标准完成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体检,同时积极参加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征集活动,其中我县朱备镇将军村和丁桥镇永平村被评为全省优秀村规民约。二是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鼓励基层社会组织发挥对乡村移风易俗的调节、推动作用。全县各村(居)红白理事会均依法登记或备案,已步入规范化运行轨道。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向乡镇发放“婚事新办”倡议书、张贴《禁放公告》和《奖励规定》,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型婚恋观、丧葬观,提倡量力而行,节俭消费,倡导移风易俗,促进生态文明乡风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力度,不断丰富送文化内涵,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我们非常希望青阳文化旅游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14日
联系单位: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6-5021720 邮 编:24280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