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软要求”转化为“硬指标”。双合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移风易俗要见长效,关键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2023年初,村“两委”牵头成立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组成的“四会”组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将积分内容细分为移风易俗、环境卫生、邻里互助、遵纪守法四大类,形成“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综合评价体系。配套建立“一户一档、三方评定、动态管理”机制,让积分成为村民认可的“文明通行证”;同步实施“精神+物质”双激励,村民凭积分可兑换牙膏、洗衣液、大米、电饭煲等生活必需品;对年度积分排名前列的家庭,优先推荐其参加县级道德模范评选,享受金融贷款贴息、就业岗位推荐等政策倾斜。村民徐某从曾经的大操大办“典型”转变为简办婚礼的“进步之星”并荣登“红榜”,正是这一机制成效的生动注脚。
“四少四多”绘就文明新图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双合村悄然发生着喜人变化:大操大办现象明显减少,简办新办蔚然成风;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逐渐消退,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深入人心;邻里矛盾纠纷大幅下降,互帮互助温暖场景随处可见;“等靠要”思想逐步扭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持续高涨。全村成功劝阻大操大办行为5起,村民年均人情支出减少约40%,“人情债”负担显著减轻,村风民风持续向好。更令人欣喜的是,积分制管理激活了村民的主体意识,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在近期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老党员张大爷动情地说:“过去村里的事靠干部喊,现在大伙儿抢着干,积分制把咱们的心紧紧聚在了一起!”村党支部书记周月琴深有感触:“文明积分制不仅是管理工具,更是凝聚人心的‘金钥匙’。它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实惠,让移风易俗从‘政府推’变为‘自己管’,从‘短期行动’转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