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31号建议的答复
张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建议》 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及时印发了《《青阳县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青阳县落实“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工作清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一、坚持多管齐下,落实各方责任。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由县、乡镇政府统筹协调,将关注和关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发挥县、乡镇和学校及各级“关工委”作用,帮助解决物质上的困难,努力提高关爱质量。二是凝聚社会合力。全县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有效地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及,开展“关爱妇女儿童”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家庭进行文化教育学习,争创温馨和谐家庭。校共青团、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搭建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和价值观念,培养兴趣爱好,拥有阳光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热情。宣传部门积极宣传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公益项目,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家庭教育。在家庭中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了解一些测评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调节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儿童监护人的学习意识,在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中增加与孩子进行亲情交流的内容,让外出父母更多关心自己的孩子,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丰富平台载体,提升教学成效。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师资配备力量,通过教师招考、外县引进等方式,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4人,兼职教师50人。同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老师培训工作,利用“国培计划”项目组织开展多期专题培训,参训人员近200人,心理健康老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二是强化阵地建设。2022年投入20万元对心理健康辅导站进行了维修,并对功能室进行了完善,县心理健康辅导站功能更加齐全,作用更好发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建有“心理咨询室”,配有多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室里面环境温馨、轻松,学校每周有固定开放时间,有倾诉需求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心理咨询室外面设有“心里细语”“悄悄话”等留字箱,学生也可以将将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写好放入箱内,教师会及时予以回复。三是开齐开足课时。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重点,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健康纳入课程计划,落实周课时量,明确课时分配,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心理健康课课堂教学效果。
三、强化工作举措,促进学生健康。一是适时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定期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各校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测评量表,通过专业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或其他测评方式完成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二是科学分析和运用测评结果。在测评工作开展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客观、正确填写量表,保证测评结果的有效性。正对待测评结果,不给学生“贴标签”、“扣帽子”。根据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做细做实日常防控预警。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建立包保制度,对重点关注学生由班主任或校领导建立“一对一”包保,时时关注思想动态,重视家校沟通,及时交流疏导,促进健康成长。三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每学年根据健康监测和摸排的结果,由心理健康辅导站牵头到各级各类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重点对有问题的学生和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虽然我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当前社会多元社交媒体兴起,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信息良莠不齐,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非观念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而言,容易被不良信息造成心理影响;二是有些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加上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离异等因素容易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三是由于全县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不够到位,
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的效果。
下步,我局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多途径逐步达到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加强心理徤康教育师资培训,按照“专、兼、全”的建设目标,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中小学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系列。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制度,在每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寒(暑)假前后、高(中)考前等重点时间段做好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状态排查,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心理咨询记录及班主任、科任教师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心理高危学生。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三是积极拓展家校共育的方式与途径,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机制。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长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家长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学习。通过家长会、专家讲座、专题讨论、亲子互动活动、家庭教育心得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和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构建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有效预防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
青阳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5月30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