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6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5-07-24 15:14
来源:青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6%,三县一区排名第二,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2.2、1.9个百分点。
(二)规模企业数。新增规企18户,规企户数达到201户。计划月度纳规企业中,久航锻造已提交纳规材料,预计7月按计划纳规。
(三)工业投资。1-6月份完成工业投资37.4亿元、增长4.9%,高于全市11.5个百分点,三县一区排名第一【石台县-2.6%、东至县-8.5%、贵池区-28.8%】;其中,制造业投资36.4亿元、增长4.3%,三县一区排名第二【东至县15.7%、石台县-5.4%、贵池区-8.1%】;技改投资14.2亿元、增长44%,三县一区排名第二【石台县179.1%、东至县24.7%、贵池区-0.6%】。
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展现出较强韧性。规企实现产值94.8亿元、增长16.3%,增速全市排名第一。6月新纳规企业亿盛源当月产值近1亿元、累计产值1.75亿元,宝镁轻合金当月产值增长216%;2户企业拉动当月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当月产值增长22.5%。从用电看,当月用电7025万千瓦时、增长20.4%,累计用电36293万千瓦时、增长8.4%。
(二)重点产业情况
1.镁铝轻合金产业迎压而上,产能加速释放。当月产值5.1亿元、增长152.5%、环比增长15.8%,累计产值24.5亿元、增长129.8%,占全县规企总产值比重25.8%,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企产值增长16.9个百分点。当月用电1024万千瓦时、增长106.3%,累计用电3226.7万千瓦时、增长19%。
需要关注的问题:受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反向开票”等影响,部分铝加工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产值低于预期,全年目标任务完成难度较大,如京工建累计产值3.1亿元、安能金属累计产值8341万元,预计无法完成10亿、8亿元预期目标;龙头企业宝镁轻合金累计产值4.2亿元,完成年度14亿元目标仍有较大缺口。
2.现代机电装备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当月产值6亿元、增长6%、环比增长8.9%,累计产值32.7亿元、增长1.2%。当月用电3175万千瓦时、增长22.4%;累计用电16110万千瓦时、增长7.8%,其中,恒绵智能用电922万千瓦时、瑞泰汽车零部件用电418万千瓦时、振宇汽车部件用电2075万千瓦时,3家企业累计用电分别增长722%、45.2%、44.9%。
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68户机电装备企业中,32户累计产值下降,下降面近一半。二是部分重点企业增量不显、生产不及预期,如,胜远电源累计产值12.4亿元、增长2%,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泫氏铸造高炉技改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但受资金及市场影响,仍未投产。三是7户年度纳规企业上半年总产值1亿元,仅完成4284万元纯增量,对产业发展支持不强。
3.高端钙基产业加速优化。当月产值4.4亿元、下降9%,累计产值27.4亿元、下降5.1%。其中,采选业累计产值7.2亿元、下降13.7%(净减1.65亿元),主要原因,一是1-6月县内矿山产量(含基建工程量)838万吨,较去年同期1015万吨下降17.4%,减少177万吨,二是矿产品价格下滑,石灰石价格下滑10-50%不等,白云石产能总体稳定、均价下降13.5%,建材子市场需求严重不足,量价齐跌,均价下降25%。受8户炉窑企业政策性关闭影响,1-6月份炉窑产业产值下降11.2%,下半年8户企业停产,即期影响逐步加深。
三、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工业经济上半年增长势头较好,但要看到,当前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外部不确定性需加强应对、产业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
(一)聚力“稳增长”,筑牢回升基础。强化运行监测,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助推企业释放产能。针对部分权重企业生产未达预期的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着力破解制约企业生产的堵点难点卡点,助力企业加快释放产能,确保年度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二)聚力“强动能”,壮大发展引擎。加速项目建设扩增量,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鑫力达、南野金属等在建重点工业项目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延链的优质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新投产月度纳规,对已投产的企业加大指导帮扶力度,尽早达到纳规标准,确保在库有望纳规9户企业如期纳规。抓实年底“小升规”企业摸排工作,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为来年纳规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三)聚力“优服务”,强化梯度培育。落实省市各项惠企政策,加快创新品牌培育,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效。现已摸排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目标企业12户、拟申报第三批高新技术目标企业4户、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目标企业2户,下步将加强企业对接,重点指导目标企业做好企业荣誉资质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