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双合村西塘组的周大爷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哗流淌。望着焕然一新的管道,他感慨道:“几年前的自来水管道改造后,水清了,水流也大了,我们可以24小时用上自来水了,再不用为断水发愁了!”而在通往黄山村的方向,崭新的村路延伸到远方,村民骑着农用车平稳驶过,车轮下再不见往日颠簸扬起的尘土。这些温暖瞬间,正是木镇镇以“一事一议”小支点撬动民生大幸福的生动缩影。
惠民政策暖民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国家为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开出的“良方”,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民主议事、群众受益、财政奖补”。即由村民通过民主程序商议决定迫切需要建设的村级公益项目,政府则按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财政资金奖补支持。这一政策将“政府想干”与“群众想要”无缝对接,破解了村级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困境,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凝聚民心的金钥匙。
从项目清单到幸福答卷。木镇镇紧抓政策机遇,为10个村积极争取了涵盖道路、饮水、沟渠灌溉、路灯亮化等方面的“一事一议”项目,从多个维度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将政策春风化为了具体行动。目前,武圣、双合、新竹、长胜、黄山等5个村超5公里的道路已修缮完成,不仅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与出行品质,更为农产品运输开辟畅通渠道,助力农副产品走出乡村,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径;双合村、双云村涉及15个村民组的自来水管道改造彻底告别“锈水管、时断水”的历史。新铺设的8050米主管道如血脉延伸,8800米入户管道将清水送入千家万户。拧开水龙头的那一刻,是几代村民期盼成真的安心与喜悦;南河村、越路村实现880米的沟渠硬化,增加5个村民组的排涝、灌溉面积,满足当地农户汛期、旱季的排涝、灌溉需求,实现农作物产量增长;双云村山岗组、七冲组和杨冲组56盏路灯的新建,曾经夜晚漆黑、静谧小山村也燃起了“星星之火”,在这光亮下,村里的大爷大妈欢快地跳起了热闹的广场舞。今年7月份,双云村的自来水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小项目织就大民生网络。一条路、一盏路灯、一管清水,这些散落在十个村的“点”,正由“一事一议”的丝线串联,编织成覆盖木镇镇的民生幸福“网”。从“出行难”到“通途畅”,村路的铺设,形成内畅外联的乡村脉络。它不仅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更拉近了城乡距离,畅通了发展血脉;从“喝水愁”到“水无忧”,管网改造惠及千家万户,从源头守护了村民“舌尖上的安全”,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源动力”;从“夜里黑”到“亮堂堂”,不仅创造休闲健身的场所,更是传承文化、举办活动、凝聚乡情的精神高地,让文明乡风浸润心田。民心所向,星火成炬。当双云的广场响起欢快乐曲,当双合的清泉流进灶台,当新竹村的货车满载粮食驶向市场——“一事一议”这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民心的幸福之门。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下一步,木镇镇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主动作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持续解锁民生幸福密码,让发展的阳光雨露遍洒大地,温暖每一位百姓的心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