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五彩酉华委员工作室各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
县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不断克服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各项指标稳步回升,取得了较快发展。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1亿元、增长6%,财政收入24.4亿元、增长5.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预计民营经济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5.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9.1%,比2023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24年新登记私营企业739户,个体户2467户,建立“规模工业企业-省创新型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专精特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机制,2024年共培育规模工业企业29户,规企户数达到192户,新增规企户数及规企总数均居全市第一,获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户。目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优质企业梯队培育行动,2024年盘活僵尸企业10家、低效用地370亩、闲置厂房7568平方米,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4个、完成投资14亿元。加强与宝武资源、皖北煤电等国企合作,启动石灰炉窑企业政策性整合,恒基、宏基钙业等签署协议,停工十余年的国风矿业成功盘活。开展镁基新材料产业提升,镁铝轻合金规上企业达15家,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镁基新材料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运营,成立产业行业协会,设立镁景股权投资基金。2025年1月,县政府以1号文件印发工业经济“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旨在引领民营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切实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文件提出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以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定位推动精准招商。到2027年底,力争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主导产业项目50个以上,并在100亿元重大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加大民营企业金融支撑。我县已形成"政府搭台、银企对接、精准服务"的工作格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3月5日,我县共组织走访小微经营主体28885户,纳入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989户,推荐清单内获得授信企业户数428户,获得贷款户数394户,授信率0.43,贷款率0.4,低于全市平均0.12个百分点,累计放款15.54亿元。2024年以来,县科技工信局开展政策进企业20余次,兑现免审即享及制造强省惠企资金950万元。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7.89亿元,新增户数131户,服务小微、“三农”融资担保在保户数126户,全县服务小微、“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7.16亿元。
三是强化民营企业人才保障。2024年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出台“青英荟聚·阳帆启航”人才青阳行系列活动方案,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直部门协调配合,先后开展青阳籍在外学子家乡活动、新录取大学生欢送会、名校优生看青阳等活动110余场,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1300余人。针对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牵线、人才揭榜”工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先后举办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恳谈会、先进材料与镁合金国际研讨会、九华黄精产业发展大会、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等高层次、高级别人才交流对接大会,先后吸引80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青研讨交流,促成22名高层次人才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签订高层人才团队5个。坚持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对产业人才的培育力度,带着企业、带着政策、带着岗位赴高校开展2024年产业人才校园招聘活动,先后赴池州学院、南昌工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产业人才招聘对接活动30余次,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40项。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小微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为我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6月25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