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青力法宣委员工作室及徐良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加大力度发展我县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已收悉。
首先,感谢对产业及经济发展的深切关注以及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接到提案后,我们高度重视,提案对我县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的分析客观深入,指出的问题精准到位,提出的建议极具建设性和操作性。针对您提出的具体意见建议,经与相关部门协商后,现作出如下答复:
报告提出的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发展环境等五大建议,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与我县当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任务高度契合,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积极吸纳并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
一、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产学研融合,搭建更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定向研发、定向转化”。探索“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攻克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促进“知产”变“资产”。
二、关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025年初我县出台了《青阳县工业经济“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三年(23025年-2027年)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强化首位产业引领,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发展镁铝合金首位产业,同时开展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增效及钙基材料产业绿色转型行动。通过建立新质生产力重大项目库,精准招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龙头项目、专精特新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智能工厂(车间),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关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法规政策保障,密切关注国家及省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平台经济等新兴领域的立法动态,及时研究制定我县配套政策措施或指引,梳理现有政策法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条款,提出修订建议;整合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新质生产力法律服务团或专家顾问库,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法治体检”、合规咨询、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合规、争议解决等专项服务。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在新兴科技、未来产业相关法律领域的培训。探索建立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风险预警服务。
四、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对标先进地区,升级我县人才政策。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制定靶向性强、含金量高的人才引进计划,在安家补贴、项目资助、薪酬待遇、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支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新质生产力相关专业,共建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高技能人才,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
五、关于“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开办、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响应企业诉求,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系统梳理整合现有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政策,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包”。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精准推送,简化申报流程,确保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技术交流对接会等活动。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我县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倾心建言!您的提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工作动力。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吸纳落实提案建议,并及时向您通报工作进展。恳请您继续关心、支持和监督我们的工作,随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我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5年6月24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