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新河镇人民政府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720Y/202507-00019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青阳县新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25年新河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7-02
废止日期:
2025年新河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5-07-02 09:57 来源:青阳县新河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1 监测预警

镇防办通过工作群、基层防汛预警平台、安徽水信息等平台接收查看境内水雨情信息,并按照上级指令和现场情况,实现群策群防、实时预警。建立健全“叫应”机制,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回应”。

水利站负责接收水情、雨情、旱情等预警信息,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接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相关信息报镇防办。

根据《新河镇山洪影响调查评价报告》分析结果,确定新河镇预警雨量站采用东山站(站码62700710)、水竹山水库站(站码62702914)、童埠圩站(站码997551QX)、洪山村站(站码997568QX),具体信息见下表。

新河镇山洪灾害危险区人员转移临界雨量表

警报等级

预警雨量(mm)

气象预警

1小时

3小时

24小时

准备转移

58

75

98

橙色(准备转移)

立即转移

≥72

≥96

≥127

红色(立即转移)

水库水位雨量通过省水信息平台和水库巡查责任人及时向镇防指报告。新河镇具体水位预警值见下表。

新河镇水位预警值

水库名称

东山水位

(m)

凤形水库水位

(m)

水竹山水库水位

(m)

准备转移

54

60.1

47.2

立即转移

55.1

61.5

48.18

2 预警发布

镇防办及时接收掌握气象、水利、自规、应急等部门对天气趋势的预报和实时降水量、水情等信息,经镇防指会商研判后,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应急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镇、村(组)、户的次序逐级将预警信息传递到人。如遇紧急情况,镇防指直接向村(组)及包保责任人发布预警;巡查(包保)人员直接报告镇防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3 启动响应

根据县防指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的命令,结合本镇雨水情、工情、汛情、旱情实际,及时会商研判,启动相应等级或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当灾情严重时,采取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停产等措施。

4响应期间的工作要求

(1)会商部署

镇防指组织防汛抗旱会商,通报全镇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险情、灾情、旱情相关情况,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安排部署全镇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并向县防指报告会商意见。

(2)包保责任人履职

响应启动后,各包保责任人要立即到岗到位,实时关注雨情、水情等监测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包保区域做好转移避险各项准备,立即投入抗洪救灾相关工作。

(3)值班值守

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接收或发现相关监测预警信息时及时报告镇防办。

(4)信息报送

防汛抗旱信息实行归口管理,逐级上报。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应及时、准确、全面,重要信息一事一报,重大险情(溃堤破圩)、人员伤亡等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村(社区)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将本地突发险情灾情上报乡镇。乡镇在接到灾情险情后15分钟内口头、1小时内书面报告县级防指。

(5)抢险救援队伍备勤

各抢险救援队伍随时待命,确保抢险设备运行正常、物资到位,在接到镇防指指令后,抢险人员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立即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6)物资设备预置

镇防指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工作,按要求备足砂石料、木桩、麻袋等设施设备。

(7)转移安置

转移安置遵循安全、就近原则,采取投亲靠友或集中安置方式转移受威胁的群众,集中安置按照拟定路线转移群众至安置点。

5 防汛响应措施

(1)堤防、水库巡查防守

1)堤防巡查防守

镇防指统一安排巡堤查险队伍,当堤防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每公里2~3人;当堤防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每公里5~10人。

2)水库巡查防守

各水库落实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简称“三个责任人”)责任制,负责水库防汛巡查、设备维护、值班值守、汛情报送工作。严格执行县防指下达的水库防汛控制运行计划,做好水库汛期调度工作。

当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0.5m以上且继续上涨时,巡查责任人及时上报相关情况,水位每上涨10cm预警一次,根据镇防指指令及时降低水位,做好泄洪区下游人员撤离及抢险准备。

当水库水位达设计洪水位且继续上涨时,根据镇防指指令立即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组织抢险队伍上坝抢险。

(2)危险区人员转移

1)转移原则

转移工作应遵循就近、有序、快速、安全的原则。人员转移组按照镇防指命令及预警通知,先转移人员后转移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人员后转移一般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后转移警戒区人员。

2)转移方式

在镇防指统一指挥下,党建指导员包村,村干包组,组长包户并按照网格包保责任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车辆等交通工具优先转移老弱病残人员,其他人员可徒步转移至安全地带。3)转移要求

当发生强降雨时,包保责任人须在岗在位,及时做好人员转移准备。接到转移指令或发现山洪、地质灾害征兆时,立即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做到应转尽转,确保不漏一人。

当接近或超过保证水位、圩堤发生重大险情时,村级防汛抢险指挥所在请示镇防指同意后做出转移撤退决定,包保责任人采取挨家挨户通知到人,要求群众随时做好撤离准备;当遇到突发险情需要紧急撤离时,采取不间断广播、鸣笛、敲锣等方式通知人员撤离,安排人员在影响区外围巡逻清场,避免人员进入影响区。

4)人员安置

转移人员主要安置在村部、学校等安全区。

群众返回:镇防指报请县防指同意后,由村委会组织群众安全有序返回。

(3)重点风险部位巡查和管控

东山河十里岗段、团结段及江梅桥段河道狭窄、汇流快,受强降雨影响,易发生河堤漫顶或溃口,涉及常住人口十里岗段73人,团结段17人,江梅桥段18人。

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各村组织骨干人员及网格负责人日夜巡查险情,随时上报情况。视水情、险情增加巡查人员,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发生险情时电话快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

(4)防洪工程险情处置和被困人员救援

1)险情处置

若堤坝发生如下险情时,镇水利站负责对险情处置进行技术指导,镇抢险队立即开展抢险。根据险情大小及时向县防指提请技术指导及队伍、物资支持。

堤坝常见的险情及抢护方法如下:

①漏洞险情的抢护:

查找漏洞进水口的方法:查看漩涡、水下探摸、利用自动报警器探摸洞口。

具体抢护方法:软帘盖堵、软楔堵塞、抛填粘土前戗。

所需抢险物料:棉絮、木桩、麻袋、泥土、砂石等物资。

②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开沟导渗、反滤导渗、临河筑戗、柴土帮戗。

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草袋、砂石料等物资。

③裂缝险情抢护方法:横墙隔断、纵缝处理。

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砂、碎石等

④管涌险情抢护方法:反滤导渗、反滤围井、蓄水反压、导渗台。

所需抢险物料:编织袋、砂、碎石等。

2)被困人员救援

当出现险情导致人员被困时,镇防指第一时间向县防指报告,并组织救援抢险队员进行救援,组织镇卫生院医生做好医疗保障,必要时向上级请求支援。

(5)应急排涝

当童埠圩、吉田湖圩、桐梓圩、工字圩、菖蒲圩等圩内遭遇短历时强降雨积水严重时,镇防指及时增设移动排涝设备抢排,必要时向社会租赁排涝设备,并向县防指请求支援。

(6)道路抢通、供电保障、通信保障等

镇交通站配合县镇交通局等公路管理单位做好防汛道路抢通工作,保障防汛抢险车辆、队伍进场。

镇防指协调电力部门做好抗洪抢险、抢排渍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电力供应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等工作。

镇防指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单位保障指挥调度通畅,特殊情况下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保障通讯畅通。

4 抗旱响应措施

根据旱情形势,进行水量平衡,通过“拦、蓄、引、提、开辟水源、打井”等措施和定时、分段、减压、限量供水、重点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针对没有水源条件的村民组要急用先行,划小网格,定时、定点组织力量开展应急送水。突出关心关爱帮助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体。

5 响应终止

当河道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区域性暴雨或台风影响基本结束、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旱情已解除或有效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按县防指解除应急响应指令终止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