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 计划部署落实和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12341823666205731A/202501-00004 组配分类: 计划部署落实和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1-06
废止日期:
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5-01-06 09:45 来源: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着力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今年以来,中心牵头的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工作连续3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推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共1390项次,总成交额215352.44万元。其中建设工程84项次,预算金额161107.50万元,中标金额148388.36万元,节约资金12719.14万元,资金节约率7.89%;政府采购1229项次,预算金额12835.09万元,中标金额11546.65万元(其中电子卖场1158项次,中标金额1941.74万元),节约资金1288.44万元,资金节约率10.04%;产权交易45项次,预算金额为13060.86万元,成交金额13435.78万元,增值资金374.92万元,溢价率2.87%;土地矿产交易32项次,预算金额为41981.66万元,成交金额41981.66万元。

一、围绕重点项目,提升服务效能

(一)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与县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申报、立项情况,为招标采购单位提供招投标政策咨询服务,协助业主单位提前做好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工作。在交易大厅设立“重点项目快捷受理窗口”,对教育、民生等重点项目优先办理进场交易,确保 “零跑腿”、“零等待”。今年以来,完成预算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交易37项次,交易金额129420.35万元。

紧急工程全程服务。对县委县政府安排的紧急工程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压缩工作流程和时间,突破八小时工作制,实行延时服务、容缺受理、专人跟踪服务,做到“随时办、立即办、加快办”,提前预排开评标时间和场地,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赢得时间。

二、聚焦平台建设,规范交易行为

(一)严格见证服务管理严格执行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打招呼”登记报告和招标人代表廉政提醒制度,持续优化内部见证服务,发现不良交易行为,及时纠正上报。今年以来,共向行业监管部门移送15个项目48条招标异常线索。进一步规范竞争主体交易活动,严格执行《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竞争主体及相关人员不良记录及披露管理办法(试行)》,上报竞争主体及相关人员不良记录信息29条。     

规范专家抽取管理加强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抽取终端管理,设立评标评审专家抽取室,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控,安排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正式在编人员负责专家抽取,并对抽取过程刻盘存档,确保专家抽取工作科学、规范、保密。今年以来,抽取专家729人次,其中平台交易项目605人次,非平台交易项目124人次。严格执行《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履职考评工作规范》,如实记录评标专家履职表现,今年以来,对10名专家给予扣分处理。

严格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依据《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实行一标一考核,按月披露代理机构服务质量,推动代理机构诚信经营、规范操作。今年以来,共42家招标代理机构进行考核,7家优秀的代理机构得到加分奖励,16家存在不良行为代理机构进行扣分处理,其中暂停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操作权限2家,约谈代理机构法人代表4人次

(四)加强档案管理和数据分析。高标准改造档案室,添置密集架10组,积极开发交易项目档案信息资源,满足交易项目档案的利用需求。今年以来,共归档档案40卷,为相关单位提供档案查询服务30次。及时对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每月工作简报和半年交易数据分析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在全县经济发展决策中提供数据参考。

三、拓宽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严格招标文件审核严格落实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和招标文件标前公示制度,督促招标采购人落实招标文件公平竞争性审查等内部监督机制,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对招标文件进行会商,破除交易隐形壁垒。在此基础上,对预算5000万元以上政府性投资、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在开展招标活动前,招标方案必须经过县政府同意,相关单位对项目立项、资金、土地等要素落实情况把关,防止项目“带病”招标。

(二)推进“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建成远程异地评标室1间升级改造“双盲”评标工位5个隔夜评标休息室2间,实现项目评标评审能够统筹全省专家和工位资源,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工位,同时有效遏制评标评审中出现的“专家小圈子”等现象今年8月份以来,已成功开展23“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其中主场7次、客场16次。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广保函替代保证金,保函替代率90%以上2024年3月1日起,全面停收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外的,鼓励招标人取消投标保证金或鼓励对在“信用中国”标注为“守信激励对象”的投标人免收保证金,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加大信息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我县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信息宣传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2024年以来发布宣传信息60条,其中4条被人民网采用,2条被《安徽日报》客户端采用,20条被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采用,3条被《池州日报》采用,2条被市《池州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简报》采用,29条被县级媒体采用。

四、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三项整改

(一)配合开展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聚焦省委巡视反馈的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监督有欠缺和工程建设领域风险突出等方面2个问题,配合县纪委监委积极推进问题整改,印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重大风险防控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交易活动的通知》,印制《招标采购应知应会手册》宣传单页1500份,发放至招标招标采购单位引导项目依法进场交易。举办2期全县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班先后委派业务骨干到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林业局县教体局、酉华镇以及县建投集团开展招投标法律法规培训。针对我县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为压紧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防范化解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起草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通知》,待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印发。

(二)牵头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管理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配合市审计组对我县开展为期2个月的招标投标管理专项审计,针对市审计局反馈的7个方面65个问题,印发了《整改方案》,制定了162项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务52项,正在推进13项

(三)配合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针对2023年全省考核评估中,反馈的“个别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帮助招标单位分析问题原因,细化整改措施,并在该单位开展专题业务辅导,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答,确保点上问题改到位。同时举一反三,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11个乡镇今年以来财政衔接资金场外交易项目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24个,提出整改建议 10 条。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对标招投标领域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指标,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行标前公平竞争审查。继续推行招标文件标前公示制度,倒逼招标人科学合理制定项目招标文件。按照“一标一审”原则,要求招标采购人在编制招标采购文件时,先行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后,监管部门再对公平竞争等行为点会商审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对预算2000万以上采用综合评分法的工程建设项目,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召开专题会议,对招标文件进行会商,会商意见反馈给招标人,切实维护潜在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全面实施“双盲”远程异地评标。严格对照《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规范(试行)》,对符合“双盲”条件的项目,全部实行“双盲”评审,防止评审专家信息泄露,降低专家被围猎”风险,切实保障评标评审阳光公正。

深化交易协同监管。完善信息联通共享和公开机制,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全程参与重大项目开评标监督。优化见证服务工作,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监管部门调查处置。积极推行标前会审、标中见证、标后履约检查机制,实现项目交易全流程公开管理,提高交易见证和监管精准度。

二、创优平台服务举措

)夯实交易平台数字化基础依托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调度、数字见证、交易全程痕迹记录,评审过程风险提示等手段,纵深推动交易过程数字化,全面形成交易行为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数据留痕、流程可溯。

(二)推进交易服务标准化深化市县一体化管理,运用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平台服务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及招标文件范本,消除人为设置的限制和壁垒,为交易主体创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

(三)强化交易现场见证服务实行交易项目“一项目一见证”制度,如实记录公告公示信息发布及时性、专家抽取操作合法性、评标过程合规性、中标结果公示准确性、资料归档完整性等环节,推动各方交易主体依法依规进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四)提升招标代理服务水平。严格落实《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开展招标代理机构星级评定,定期在市中心门户网站醒目位置公开服务质量信息。着力开展代理机构业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五)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内部业务人员轮训,助推业务人员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发挥“党员示范岗”作用,进一步落实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不断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

三、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三重一大”制度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按照“四强”党支部的要求,抓好机关支部规范化建设。把牢正确舆论导向,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法治观念。

(二)筑牢交易廉政防线。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不定期开展党纪党规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廉政教育电教片、庭审视频等,通过鲜活的案例,警醒党员干部职工敬畏党纪法规。在交易场所醒目位置打造廉洁文化墙,警示交易参与各方主体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踩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