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政府实施的无障碍改造工程,帮我们改装了马桶、增设了护栏,还安装了洗衣池、晾衣架。这些改造,对我儿子的居家生活有很大的帮助。”6月25日,记者来到酉华镇金峰村,69岁的施桂英老人和儿子夏秀明为记者演示了县残联为她家新安装的智能晾衣架、沐浴椅等设施。2014年,夏秀明因车祸导致左眼及右侧身体部分功能丧失,被认定为肢体一级残疾。“经过这些年的康复,我虽然可以自己行走,但生活还需要母亲照顾。县残联为我家安装的这些设备,既方便了我行动,也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交谈中,夏秀明感激地说。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以“小切口”解决残疾人及其家庭“大烦恼”的民生实事。近年来,青阳县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案”原则,精准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用“小改造”托起“大民生”。十四五以来,全县共投入70多万元对25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改造。 为更精准地服务残疾人家庭,青阳县以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依托,调取有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名单,由镇残联、村(社区)残协安排专人入户核对需求情况,按照要求上报改造对象初选名单。“在受助家庭的选择上,我们优先选择‘一户多残’和因残生活极度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对上报名单进行实地审核,精准识别,让最需要帮助的家庭优先受益。”青阳县残联工作人员姜来贵说。家住新河镇杨梅桥村的许春英一家也是无障碍改造的受益者。多年前,许春英因脊椎病变导致肢体二级残疾,行动不便,丈夫刘月友非常担心她在家中独处。今年6月份,县残联根据其家庭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她家改造了家门口进出的步道并安装了护栏。“这么一改造,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老公能更安心地在厂子里做事。”许春英说。 “每个残疾人家庭面临的困难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无障碍改造中更加注重残疾人需求的收集,形成‘一户一策’的改造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残疾人家庭的需要。”青阳县残联一级主任科员杨忠告诉记者,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过程中,县残联还组织专业团队、残疾人专委等入户评估,确保在做好“行得通、能出门、便如厕、好洗澡”的同时,让残疾人生活更舒适、安全更有保障。据悉,青阳县2025年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户。从加装扶手、改造卫生间等细节入手,实现了“便利性”与“安全性”双提升。下一步,青阳县残联将重点做好项目验收工作,用精准服务打通残障人士生活‘最后一米’,切实提升残疾人家庭获得感、幸福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