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持续深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在专业化培养、精细化管理、多元化激励上下功夫,通过构建“选、育、管”全链条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村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拓宽路径精准“选”,夯实干部队伍根基
拓宽渠道“选”。坚持把年轻党员干部参与村务工作作为培优建强村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四个一批”选拔机制,多渠道挖掘人才资源。从本村致富能手中选拔一批,从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引进一批,从本土大学毕业生中吸纳一批,从退役军人中选用一批。建立“三审三查”机制,严把人选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确保村干部队伍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
把握重点“选”。将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作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三优先”选配机制。优先选用在村级事务中群众认可度高、善于凝聚民心的乡村能人,确保基层工作贴近群众需求; 优先选拔熟悉村情民意的、长期扎根乡村、熟知村情发展脉络的本土人才,增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精准性; 优先吸纳现代信息管理专长的青年人才,为智慧党建注入新动能。
强化分类“选”。创新实施“三匹配”选配法,注重岗位需求与专业特长相匹配,工作性质与个人特点相匹配,发展目标与培养方向相匹配。建立动态管理的村干部队伍人才库,根据岗位变化和人才成长情况,及时调整人员配置,确保人岗相适。
构建“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建立“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实践锻炼”的培养机制。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计划,邀请专家骨干通过专题授课、现场答疑等方式,围绕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帮助村干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创新“传帮互学”成长模式。建立“1+1”帮带机制,组织18名经验丰富的老党务工作者与新任党务工作者结对,重点培养党建实务、群众工作等专业技能。先后组织4批4人赴长三角先进地区开展跟班学习,充分吸取发达地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并通过经验分享会实现学习成果共享,促进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打造“实训研学”实践平台。紧密结合庙前镇实际,打造中共青阳县委成立地、东贝黄精谷、九华原乡宿集等5个现场教学点。定期组织村干部分批次开展观摩学习,邀请各教学点讲师现场授课,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推动村干部“讲学干”良性互动,切实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培训5场次,覆盖村干部150余人次。
严管厚爱科学“管”,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健全管理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干部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任前开展廉政谈话和岗位适应性评估;任中实行年度履职评估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离任严格工作交接和审计。并对相关材料存档备案,为干部管理和考核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织密干部监管“防护网”。
完善考评体系。构建日常督查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组织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绩效报酬、评先评优“三挂钩”。对不适应不符合的进行调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干部提拔重用。
强化关爱保障。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活动,深入了解基层干部队伍思想动态、工作难点和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队伍归属感和凝聚力,持续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