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生态环境分局 > 重大建设项目 > 批准结果信息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索引号: 113418237568263982/202504-00027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发布机构: 青阳县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安徽中辉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铜阀门配件精加工技改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的函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4-30
废止日期:
安徽中辉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铜阀门配件精加工技改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的函
发布时间:2025-04-30 09:40 来源:青阳县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审批意见:                                                     青环管(2025)11

安徽中辉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报来的安徽中辉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00铜阀门配件精加工技改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等材料收悉。(以下简称《报告表》)等材料收悉。经审查,同意批准该报告表。现批复如下:

一、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安徽中辉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为青阳县木镇工业园区,拟总投资18203.9万元。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9603.9万元,完成项目征地,新建标准化厂房7850m21#生产厂房5100m22#生产厂房2750m2),并将现有工程设备搬迁至本次工程新建的1#生产厂房,同时配套建设变电所、固废收贮等辅助生产设施,购置安装铜阀门配件精加工设备,配套供配电系统、给排水设施、环保设施、安全消防设施。计划用时18个月,建成后形成年产2000吨铜阀门配件的精加工能力。二期计划投资8600万元,购置安装全钢壳中频炉、全自动浇注机、抛丸机以及数控车床,配套供配电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环保设施、安全消防设施项目计划用时18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就地消化一期工程产生的铜质边角料及碎屑,形成年产1000吨铜阀门配件的精加工生产能力。

青阳县科技工业信息化局于2024年06月14日以青科经信技改〔2024〕21号文对安徽中辉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铜阀门配件精加工技改提升工程予以立项备案(项目代码:2406-341723-07-02-356923)。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仅针对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00吨精密铜阀门配件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价,不包含二期生产线的内容,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前,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原则同意《报告表》的技术评审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你公司应严格按照《报告表》中所列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环境保护措施开展建设和运营。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加强全厂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项目应确保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限值;抛丸工序产生的粉尘经设备自带的袋式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打磨工序产生的粉尘经收集进入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切割金属粉尘经自由沉降后收集回收利用;冲压工序石墨脱模剂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项目运营期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执行《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6部分:其他行业》(DB34/4812.6-2024)表4中的限值要求。

2、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设计、建设和使用厂区供排水系统。本项目冷却水定期排放,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木镇镇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然后进入青阳县木镇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3、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点;项目应避免夜间运输,以免对道路沿线居民造成影响。确保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和处置实施全过程控制。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有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标准要求。一般固废做到分类收集,合理暂存,定期综合利用处理;项目厂区设垃圾桶,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危险废物包括废润滑油、废润滑油壶、含油抹布、手套等,按照规范要求设立危废库,委托有相关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置。固废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四、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项目日常环境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公司应建立健全包括环境风险预防在内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设置专门环保管理机构,落实专职环保技术人员并加强能力培训;强化污染防治设施日常运行管理,规范设置排污口;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应真实、有效、及时;按照规范制定企业自行监测方案,配备必要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或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定期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各类原辅材料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重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管理,粉尘治理等环保设备设施启动、停运、检修或改(扩)建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

2、严格落实环境防护距离和总量控制要求。应关注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环境敏感建筑变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规划控制工作,本次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新增颗粒物不超过0.0497吨/年。

五、该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应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排污权,并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相关要求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将《报告表》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他有关内容载入排污许可证;项目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前不得投入试生产或试运行。

六、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投入试生产前向我局报备,正式投产前,应按照规定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二〇二五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