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乔木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九华黄精小镇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0.8亿元,技改投资0.4亿元;完成研发投入1200万元。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全面扩大有效投资
聚力攻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争分夺秒,大干快上,谋划财政衔接资金,推动创业园室外配套工程、农产品智能化分拣、烘干分离设备等三个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建立重点项目每周现场办公、月度集中调度,推动山桥农业、乔盛生物、金涛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强化要素保障,完成土地供应800亩以上,优化项目选址、土地报批、规划许可、施工图审等服务流程,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树立前瞻眼光,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着眼乡情、倾听民意,向上力争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顶格推进双招双引。综合运用“飞地招商”“产业链招商”,强化主要领导和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力度,提升招商信息收集力度,全年引进项目6个。聚焦工农互促,围绕九华黄精小镇建设,发挥特色农业优势,用好存量闲置土地,争取引进2家以上九华黄精产品开发龙头企业,提升九华黄精产业集聚效应。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硬”,确保全年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4个以上、到位资金不少于6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服务理念,落实领导走访制度,及时宣传各项惠企妤困政策,对企业“好时不扰、难时出手”。畅通“特事特办”服务机制,对投资意愿强烈、投资项目靠谱的企业打通“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议”推进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十政务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打造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机关。
二、坚持以农为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抓好监测,提升帮扶效能,狠抓防止返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落实分级分类帮扶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依托村企合作联盟,做好“一头一尾”增值大文章,积极发展黄精、金银花、桂花等特色种植业,全乡黄精种植面积不少于650亩;强化“乔木湾”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推动组培中心建设,开设“订单式”育种服务,全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充分利用“创乔兴”农业有限公司,带动周边就业,收购农副产品,带动群众增收,农户全年增收不低于5000元。
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安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举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全乡粮食种植面积不少于1.55万亩。牢记“国之大者”,稳步推进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纵深推进“两强一增”行动,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0期以上、培训农民超500人次,推广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灌溉、智能化农业生产等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贯彻“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完成2024年和美乡村验收,加快2025年和美乡村项目申报,高标准建设宜居自然村庄4个。深化实施人居环境整治“7+工作法”,提标升级“线上+线下”长效管护机制,完成旱厕改造提升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稳步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深入实施林长制、河湖长制改革,常态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以点带面抓好同类型、衍生性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坚持民生为本,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预计投入350余万,完成爱武路升级改造、爱武桥危桥改造。立即着手小流域治理,完成南河系统治理乔木段工程,争取5月份开始动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乔木自来水厂收购工作,有序推动乡域范围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巩固、全保障。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好就业、创业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加大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发放各类补助超360万元。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完善健身娱乐设施配套,促进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发挥作用。扎实做好儿童福利工作,与学校开展紧密合作,精准实施儿童帮扶,多部门联合开展关爱未成人活动,提升儿童生活质量。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深入做好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完善社会面安全管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实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坚决扛稳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工矿企业、项目工地、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扛牢森林防火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地方志、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社科研究等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顺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创造人民期待的新业绩,树立人民满意的新形象
坚持执政为民的服务温度。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听民意,畅通政群沟通平台和渠道,用好12345 市民热线服务,做到在感情上与群众心连心、在工作中与群众面对面。紧紧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切实做到为民谋利、为民尽责。解民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加强执政为民的落实速度。坚持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该担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激发全乡干事创业活力,用政府工作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用好考核“指挥棒”,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营造容错纠错不纵错的氛围,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真干假干不一样、用心千与不用心干不一样
严格执政为民的工作法度。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动政府决策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严肃执政为民的律已态度。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坚持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