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驻青各单位,县建投集团、乡投集团:
《青阳县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7日
青阳县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补短板、提质效、扩体量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围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咨询服务、文旅创意、现代商贸、会展赛事、现代民生服务业、总部经济、市场主体培育等重点领域,实施十大攻坚行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到2027年,力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三县一区”前列、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个百分点以上,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传统批零住餐企业)30家、总数超过50家,培育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以上、累计达到8家左右。通过攻坚行动,力争我县服务业发展在全市进位次、在全县挑大梁。
二、十大攻坚行动
(一)科技服务攻坚行动。1.加速制造服务化发展。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单独设立研发、检验检测等机构。重点聚焦镁基新材料、九华黄精,钙基新材料等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基金扶持,强化招引培育,推进相关产业研究院、检测中心、品牌运营机构等建设。2.建强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围绕首位产业谋划推进镁基新材料双能谷,依托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整合高校院所、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等镁铝产业链上下游科创资源,开展科技攻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进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加大投入,积极创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3.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大力推进数产融合,大力实施“两新”项目,打包整合传统企业、实体经济实施设备更新、技改升级、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等项目,招引培育相关企业项目。积极参与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注册率。推广惠企数字软件包,提供企业数字化诊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校企联合接办科技攻关项目。到2027年,新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2家、营收超过4000万元。(牵头单位:县科技工信局)
(二)现代金融攻坚行动。1.做大做强现代化金融机构体系。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深耕青阳,大力招引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信托等机构来青设立分支机构。2.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一网通办”。完善科技金融“全周期赋能”,创新“初创信用贷”“成长接力贷”等专属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业务。3.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上市企业培育攻坚计划,建立A股、新三板等上市培育企业库,成立县级领导服务专班,到2027年确保新增新三板等上市企业1家以上,力争全县A股上市企业取得标志性成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灵活运用公司债、可转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健全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壮大耐心资本。到2027年,全县贷款增速位居全市前列,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三)现代物流降本增效攻坚行动。1.规划建设现代智慧物流园区等重大项目。制定并落实《青阳县“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发挥我县综合交通优势,大力推进县域现代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园区、物流云仓等项目,完善“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着力打造皖南区域、皖江流域重要的物流次中心。2.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铁廊水路多式联运体系。推进合池高铁全面开工,争取池宣高铁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建设规划及国家新一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推进S40、S36、S219、S358、S609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青阳通用机场建设。依托宝镁廊道及物流园区,发挥童埠铁路货运站优势,大力推进矿产品运输专用廊道、京台高速童埠出入口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青通港区老山码头、童埠码头等整合、改造、升级,谋划矿产品及工业品铁路专用线项目,完善全县矿产品、原材料、工业品等铁廊水路多式联运体系,推进青阳发展通江达海。3.大力招引培育现代智慧物流企业。依托重大基础设施、现代物流园区等平台,加大现代智慧物流企业招引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开展“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运输协同、仓储交易等业态模式创新,加快数字云商产业港项目建设。到2027年,建成2个省级冷链集配中心、1个市级物流园区,力争新增1家3A级、2家2A级物流企业,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2%左右。(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四)商务咨询服务业攻坚行动。1.丰富业态。大力发展会计、税务、法律、广告、会议展览、人力资源、旅行社和安全保护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大中型商务服务机构。2.提档升级。推进咨询评估服务专业化、数字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引入数字化服务商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场景服务。3.重点突破。推动法律服务与多行业领域渗透融合,带动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人才培养等关联产业发展。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营利组织审计、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等新型审计业务。到2027年,实现商务咨询服务业规上企业“零”的突破,新增1家以上,营收超过1000万元。(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五)文旅创意业态攻坚行动。1.推进文化文物保护传承利用。依托九华山“双遗产”、陵阳古镇,以及我县古建筑、古遗址、古村落等文化、文物资源,积极谋划编报重大项目,着力盘活存量国有资产、闲置资源、建设项目等,大力引育相关建设项目、文旅业态、运营机构,切实以重大项目引领带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2.谋划打造旅游新场景。推动屈原精神、李白诗赋、青阳腔等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目的地参与体验、拍摄打卡等场景。在高铁九华山站、九子岩景区等地布局演艺场景、村咖茶吧等消费空间。围绕环九华山片区培育休闲微度假旅游业态,推出亲子游乐、夜娱夜游、帐篷营地等优质产品和旅游线路。3.培育发展创意经济。推动宠物旅游、非遗演艺等新业态发展。充分发挥九子岩宠物赛道优势,在东九华片区补充宠物服务、宠物疗愈等产品。推进青阳腔、九华民歌等非遗演艺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植入文旅节事、体育赛事等文旅体活动,增加活动吸引力和附加值。到2027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家,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以上。接待游客2400万人次,国内旅游花费超过300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牵头单位:县文旅局)
(六)现代商贸业攻坚行动。1.推进商贸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商业街、酒店等项目建设,盘活亿达广场、商业广场等闲置资产,建立闲置资源信息库,绘制招商地图,线上线下推广招商,丰富商业新业态,点亮商业新街区。2.推动消费业态新质化发展。促进商文旅体展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皖美消费新场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落实皖美消费促进行动,加大消费券发放,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3.推动电商集聚化发展。强化与浙江人才集团战略合作,大力推进新兴信息电子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相关品牌运行、电商营销企业,助推我县工业终端产品、九华黄精等农特产品企业树立品牌、拓展市场、扩大规模。加快电子商务集聚区提质升级,促进平台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一体化发展,鼓励开展“店播”“田播”等特色直播。到202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限上批零住餐企业达17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6家。(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七)现代会展赛事业攻坚行动。做强特色展会活动,围绕镁铝轻合金、康养休闲、九华黄精等县域主导产业,强化以展带产、以产促展,支持四季永逸、五溪山色、九华山阿尔卡迪亚等品牌企业,积极与行业协会学会、高端会议机构合作,培育世界及全国镁业大会、九华黄精产业大会、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等会展品牌,大力发展企业年会、户外拓展等产业,每年开展各类会议会展论坛等100场次以上,努力将青阳建设成为知名会议目的地。强化以赛促产、以赛促销。加快释放“赛事+消费”活力,加强与行业协会、俱乐部、专业公司对接合作,培育一批动漫、国潮、低空飞行体验、无人机竞速等深受年轻消费人群喜爱的精品综合性活动,扩大徒步大会等赛事活动影响力。到2027年,举办300场左右会议会展论坛、30场左右大型体育赛事。(牵头单位:县商务局、县教体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八)现代民生服务业攻坚行动。1.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发展家政服务、物业服务、养老托幼等服务业态,增加高品质社区服务供给。2.扩量提质健康服务业。推进县医院、中医院加强与长三角等地优质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打造皖南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大健康以及康养、研学等相关项目,推动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3.加快发展养老托幼服务业。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安心托幼建设工程,积极发展集中托育、育儿辅导、养护培训等育幼服务。4.提升社区服务业。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优化提升送餐、送货、送菜、送药等便民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智能充电桩、无人物流车等智能设备推广运用,提供一站式家庭服务解决方案。到2027年,新增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规上企业5家,营收超过2500万元,年均增幅10%以上。(牵头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人社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九)总部经济攻坚行动。大力开展总部项目招商。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加快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支持全国性、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来青开展连锁经营和受托管理经营,积极有序引进人力资源相关企业。引导县内骨干企业、重点企业建设总部大楼,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积极盘活存量楼宇资源,建强楼宇功能和基础配套,引育各类创新性、功能性平台。到2027年,新增总部经济企业2家,营收超过1亿元。(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十)市场主体培育攻坚行动。1.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每季度对规上企业培育库进行一次更新完善,做好分类指导服务。2.加大临规企业培育力度。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摸排,筛选一批近三年退库但有望再入库或新建并有望达产升规企业,分类制定培育计划,助推上规入库。3.稳定壮大在库规上企业。分类建立在库规上企业退库预警机制和联系帮扶机制,助推企业稳定发展。4.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成长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外部引进等方式做大做强。到2027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营收亿元以上企业5家。(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三、保障措施
县现代服务业工作专班按照每月最小颗粒化要求,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发展等工作开展调度,各部门围绕目标任务,强化跟进,密切协同。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激励政策。现代服务业发展纳入全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