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讲政治、谋发展、惠民生,全力以赴兴产业、保安全、树形象,干成了一些原先不敢想、看似干不成的大事要事,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8362万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4.21亿元、增长32%,规模工业增加值2.69亿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7.28亿元。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齐心协力抓项目、优服务,产业强镇集聚新动能
招商引资质效双升。综合运用敲门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强链补链扩链,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年度任务225%,其中镁铝轻合金项目1个,汽车零部件项目1个,到位资金21.95亿元。重点项目优质服务。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廊道工程于年底前如期完工、S219老山段完成施工、专线18座塔基和2条施工便道顺利施工。全力服务镁基短流程压铸中心项目、宝镁物流园项目等配套工程。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推进招商项目落地见效,安能金属、鸿昇机械等4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铸鑫机械、鸿博二期等项目建设按时序推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规上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2家,盘活闲置企业3家,实施技改项目5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专项债资金1500万元,实施电网工程3个,硬化提升工程5个。开展园区提档扩容行动,拆除园区民房7户,扩增建设用地155亩。强化人才支撑,新建池州市乡级人才驿站,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3人、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创新团队1个。
(二)多维发力抓建设、促提升,乡村振兴擘画新图景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聚焦特色种植养殖,完成稻鱼综合种养1000亩、九华黄精1070亩。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园,招引六匹狼农业公司,搭建产业联盟,建设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工厂区以及仓储展销中心,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9万元。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样板”,投入1400余万元,建成常洲村安置区,交付宅基地48个、安置房15间,常洲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体正式启用。挖掘“范滕”文化,建成杨梅桥村滕家冲和美乡村点,稳步推进十里岗村里六房和美乡村点建设。全面美化镇村环境。开展美丽集镇专项提升行动,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更新广告标牌5块、清理垃圾24吨、拆除不规范店招21个、规划车位146个、修补路牙石及绿化护栏489米。创建和美家园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5个、和美人家示范户18户,改厕202口,打造秀美新河新画卷。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89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4个。精准帮扶持续发力,累计发放特色种养业、雨露计划、交通补贴、光伏分配收益等各类补助资金59.89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6个。全力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全年新增监测对象3户5人,风险消除3户9人,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2.23万元,较上年增幅9.7%。
(三)凝心聚力抓治理、守底线,和谐社会展现新局面
生态底色更加鲜明。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常态化开展环保“三同时”审查,实施矿山扬尘污染、工业烟尘污染、港口码头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完成省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2件。压实河长制、林长制责任,清理河湖“四乱”问题26个,清理垃圾19.15吨、围网1038米,完成森林抚育1713亩、封山育林500亩、人工造林303亩,义务植树4.5万株。安全生产紧抓不放。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烟花爆竹、小火亡人、有限空间、“一厂多租”、燃气安全等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督查检查18次,摸排整改事故隐患1090个。完善“大应急”体系,防汛期间,组建应急队伍12支370余人,高温下坚守防汛一线30余天,巡堤查险500余次,消除隐患点10处,实现平安度汛。基层治理探索创新。深化“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成立履规践约队伍11支,优选网格员60名,开展履职培训14次,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19件。完善综治中心运行机制,“民疑民问”三日回复,矛盾纠纷闭环推进,信访事项专班化解,截至目前,化解群众来访136件、市长热线147件。
(四)用情用力抓实事、暖民心,美好生活增显新成色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着力完善交通路网,新建“四好农村路”3.1公里、道路养护11公里,强化道路安全,新建园区交通信号灯1处,新增路灯76盏,实施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7.2公里。完善水利设施,争取项目资金180万元,实施沟渠硬化3.5公里,全力配合实施东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东山水库灌区、童埠圩灌区改造工程。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做好“非遗文化+”文章,举办龙船调文艺汇演活动20余场,春节期间,开展“龙船送祝福、非遗闹新春”系列活动。依托新河文创园、法治文化广场等载体,开展法治书画展、法治图片展等特色法治宣传12次,营造尊法学法、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丰富文娱活动,组织群众参加池州市广场舞大赛,获市三等奖。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成适老化改造10户,新河敬老院宋志刚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举办专场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665个,申请创业贷款合计220万元。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特困人员动态调整127人次,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人员供养、高龄老人补贴等资金440万元。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4%。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宗教、档案、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也取得新进步。
(五)不遗余力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
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县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抓好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法治建设贯穿始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受理人大代表建议658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762条,点击量达10万余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研究部署相关事项37次,开展合法性审查2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7次、依法评估13次。效能建设有效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年“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1%。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在新河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建设者以及关心支持新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一是经济发展质效不高。我镇企业多为传统产业,缺乏大项目带动,园区发展受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限制。二是现代农业发展规模不大。我镇农业特色产业仍然存在规模较小、品牌不响、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亟待提升档次和水平。三是民生改善力度不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还不够到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等方面仍有短板弱项。四是少数干部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河加快赶超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河篇章。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80万元,同比增长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7%;新增“五上”企业8个。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投资、强招引、优环境,交出产业强镇“高分答卷”
全速推进项目建设。贯彻“宝镁无小事,怎么支持都不为过”的理念,继续服务“一号工程”,确保宝镁廊道、镁基短流程压铸中心、宝镁物流园等配套工程如期建成。开展S219省道工程2标段征迁、川气东送工程协调服务等工作。加强项目调度,聚焦铸鑫机械、鸿博二期等在建项目,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早建成、早达效。推进九华富康、真信涂料、乐旺配件、瑞馨阀门等企业技改扩规、增资扩产。向存量谋空间,推进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闲置用地腾笼换鸟,促进“老树发新芽”。
全力冲刺招商引资。树牢“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动态更新主导产业招商图谱,围绕镁铝轻合金材料、汽车零部件、现代机电装备等新兴产业,积极开展敲门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重点突破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支撑性引领性的好项目,确保引进省外亿元项目8个、到位资金22亿元。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规上工业“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三年行动,强化企业培育,新增“五上”企业8个。高标准实施园区专项债项目,加快推进园区绿化硬化、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推进标准地建设,平整建设土地150亩,为企业落户拓展空间。优化人才服务,实施新河镇人才驿站二期工程,常态化提供政策解读、就业指导、招聘宣传等人才服务。
(二)坚持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交出乡村振兴“满意答卷”
高水平谋划发展蓝图。结合各村特点,明确村级发展定位,推动常洲、乌龙、陀龙、老山等村打造宝镁优质服务区,推动杨梅桥、周桥、新建等村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区,推动十里岗打造基层治理、园区服务中心区,推动团结、洪山、向阳等村打造特色种植养殖示范区,实现多元化、全方位发展。
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新河镇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特色种植养殖“农头工尾”文章,种植九华黄精660亩,皖南土鸡规模化养殖,引进、建设水稻育秧中心、稻虾混养实验室、农业生产体验等产业化项目。深耕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发挥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作用,整合镇域种植养殖、产品加工、仓储展销资源,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工作。
高品质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十里岗村里六房和美乡村点,建设美丽宜居村庄6个。巩固美丽集镇建设成果,实施集镇整治提升工程,新建公共充电桩、撇洪沟安全护栏。深入挖掘“范滕”文化,结合滕子京墓、间歇泉等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线。
(三)坚持守底线、筑防线、强治理、交出安全稳定“平安答卷”
守牢生态红线。系统推进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协同治理,深入开展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等整治行动,系统解决好油烟、垃圾、污水等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加大企业环保监管力度,拓展“环保管家”覆盖面,一体贯通隐患排查、溯源治理、积案攻坚责任链条。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林下种植312亩、人工造林290亩,提高林木资源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提高河湖管护水平。
守稳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化消防、森林防火、燃气、建筑施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严防安全事故发生。构建“大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把牢稳定防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六尺巷”工作法,深化“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把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强化阵地建设,新建村级法治广场2处,织密农村天网,新增监控40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反邪教、禁毒、反诈骗等工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坚持惠民生、解民忧、促和谐,交出一心为民“暖心答卷”
办好民生实事。立足发展所需和群众所盼,遴选、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0个,让暖民心行动落到实处。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非遗结合文章,用活龙船调特色载体,常态化开展文艺汇演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优化公共服务。做优养老服务,巩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建设成果,实施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2.4公里,道路安防整治1.1公里,沟渠硬化500米、沟渠清淤1500米、山塘维修2处、重建泄洪闸3处、蓄水池1处,全面完成东山水库灌区、童埠圩灌区建设协调工作。
筑牢民生保障。实施精准救助,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关注特困群体,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权益,加大各类人员核查力度,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等救助政策。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因人因户落实帮扶措施,精准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用足用好到户项目、公益性岗位、小额信贷等政策措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任在肩,惟有担当。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锲而不舍加强自身建设,坚决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铸牢忠诚之基。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质量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真正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厉行法治之举。坚持依法行政,将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恪守为民之责。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用政府的担当作为换来千家万户的岁月静好、幸福安康。
(四)永葆清廉之心。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大力纠“四风”、树新风、优作风,让干部更清正、政府更清廉、政治更清明。
(五)砥砺实干之志。为政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持续增强争先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确保各项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锻造“事事马上办、个个敢担当”的工作作风。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砥砺前行中践行铿锵的誓言,在拼搏奋斗中书写时代的华章,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新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