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中华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青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挥高铁“乘数效应”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第3号)收悉。经研究,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池黄高铁的建成通车,2至4小时交通圈覆盖长三角和中部各大城市,周边聚集了巨大的中高端消费人群,青阳大交通综合体系不断建设完善,未来青阳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域内游客流量和结构必将进一步提升和转变,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结合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状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高铁“乘数效应”并推进青阳县生态旅游发展。
(一)健全“慢游交通”大体系。依托九华秘境风景道、G318国民公路精品自驾线路,延伸完善风景道、生态绿道、健身步道、沿河景观带,优化提升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沿线旅游驿站、购物点、旅游标识、摄影点、观景台、房车营地等节点设置,打造最美“路上风景”。加强非遗游、红色游、研学游主题线路产品策划,串联优质资源,积极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带动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展销,促进旅游消费省级。持续健全“一部手机游青阳”景区讲解、导览、智能停车、线路推荐等服务,加快高德地图一键智慧旅游宣传推广项目建设,推动全县文旅产业形成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模式由传统型向智慧型转变。
(二)开启高铁时代大营销。借助池黄高铁开通之机,深化地区间政、商、企多层次合作,推进产品互联、游客互送,深挖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开发京津冀、大湾区、闽东南、东北三省和中西部客源市场。以华东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为重点,持续加强与春秋国旅、上海统领旅行社等联系合作,加强与携程等国内大型线上旅游运营商合作,强化线上营销作用,共同塑造“大九华”品牌形象,做强长三角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支持各景区、景点开发一批摄影基地、影视基地、写生基地和文艺创作基地,推出“好氧生”“好森活”“雕刻时光”“青阳宴遇”“心灵原乡”“骑乐无穷”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跨省精品旅游线路。
(三)建设文旅板块新高地。在池黄高铁已经通车、青阳旅游发展进入“高铁时代”的背景下,用好高铁带来的客源优势,依托高速、高铁、国省干道都在县城交汇的便利条件,推动高铁站、汽车站、游客集散中心实现换乘无缝衔接,将县城打造成九华山旅游的集散中心和接待中心。积极对接国艺中联项目,整合夜游观光、特色美食、非遗展示、艺术演艺等元素,依托青通河休闲绿道和高铁新区、城区,加快布局夜间消费、休闲度假等新业态,把高铁片区打造成青阳文旅板块的新高地。依托青阳城区住宿接待、美食街区、文博场馆等,高标准打造县城东门老街特色街区和新城区特色商业街区,提升主城区接待水平,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加快建设“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要素的集聚地。
(四)探索“高铁+旅游”发展新模式。一是加大核心景区的吸引力。根据当下高铁带来的旅游趋势和游客喜好,结合景区地形地貌,进行景区业态规划,增加可体验和参与的项目网红项目,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集聚人气,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产业发展。二是建立重点培育的人才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培育新时代文旅“风云人物”。加强乡村旅游、智慧旅游、市场营销、创意策划、经营管理、新业态等领域的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展高级和金牌导游(讲解员)激励机制。三是对高铁沿线的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打造全域大景区,把县域作为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经营。推进朱备将军、杜村红光等9处游客驿站,九华秘境风景道、蓉十公路、青陵公路等4条旅游风景道,芙蓉湖公园、天柱路市民公园等6处户外绿道,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九子岩、莲峰云海等6家景区及周边的供水、供电、环卫、消防、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力度,致力于青阳旅游发展。我们非常希望青阳旅游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4日
联系单位: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6-5021720 邮 编:24280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