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余强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青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力打造环九华山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的建议》(第7号)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青阳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经研究,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出“文旅发展依旧停留在观光型开发上,没有形成多产业支撑体系”问题,是文旅发展的破题关键。
近年来,县文旅部门不断拓展思路,一是实施县山联动推进以九华山核心景区为主的环九华山重点区域集聚建设的发展格局。二是从以全域旅游创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提升县域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提升九子岩、天下粮仓等重点旅游区建设以破解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够等问题。四是从坚持做强“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活动以破解“文旅+”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开发精品旅游线路
近年来,县文旅局坚持以环九华山区域为重点,特色小镇与和美乡村为支撑的多级联动发展格局。形成了科学发展、项目引领、服务保障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推动环九华山区域集聚建设。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出台了《青阳县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规定》,从需求和发展方向、支持和保障措施、监督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着手,围绕“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规范运营、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推进经济发展、加速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项目建设。结合县域内特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环九华山区域为重点,围绕“景、城、山”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产业。落地了四季永逸酒店、荣玺温泉酒店、礼貌山旅游等34个亿元以上文旅项目,引进了滑翔伞营地、JQR画笔基金工作室、短视频直播基地等37个文旅新业态。同时配套建设了旅游风景道、休闲旅游步道、自行车慢行道等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开发精品线路。为将青阳旅游产品推广出去,我局设计开发了非遗游、乡村游、访古游、户外游、城市游等20与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在广泛听取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意见后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旅游线路并投放市场,主要内容涵盖了田园花海、休闲康养、清凉一夏、古迹探幽、休闲农趣等。并邀请旅行社、景区、媒体、自驾游团队等实地踩线,对线路可行性进行调研并开展全面宣传。
二、实施区域功能升级,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建好智慧平台。建立“一部手机游青阳”智慧旅游平台,并在“皖事通”“青阳文化旅游”“灵秀青阳”等APP和官方微信平台同步上线发布。从景区景点、酒店住宿、旅游商品、农家乐民宿、旅行社、旅游线路等方面向游客全面展示青阳丰富的旅游产品,推介旅游资源。二是联动康养产品。联合环九华山区域特色温泉、主题酒店、高端民宿等康养度假产品,动态提供定制式、套餐式休闲康养度假产品,鼓励实施“景区+酒店”联营模式。三是打造特色产品。加快推进黄石溪秋色、青通河候鸟栖息地等摄影点建设,推出四季最美摄影线路。实施特色名菜推广活动,开展陵阳锅子百家宴、将军湖鱼头宴等大型活动,推出美食体验之旅。四是优化市场环境。围绕池黄高铁通车、节假日期间旅游市场整治,深入重点旅游企业、重点寺庙和重要交通路段开展文旅市场执法巡查共115次,累计核处涉嫌违法线索11条,立案查处10人。
三、发挥企业协会优势,建立政企联合机制
一是政企联动抱团发展。联合重点文旅企业互联互通、串点成线。近年来,我县组织成立了大九华旅游营销联盟、青阳民宿协会等行业组织,充分发挥旅行社、景区、民宿经营主、非遗生产基地等旅游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团推广将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乡村旅游点等进行串联,让游客走进大自然、住进小木屋,吃上农家菜。现已逐渐形成积极沟通、互通有无的良好态势,将各自的优势和亮点逐一呈现。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统筹推进高铁站交通综合枢纽建设,优化提升环九华山交通道路旅游服务驿站、休憩点、观景台、购物点、旅游标识等节点设置。健全智慧旅游数据监测、客流统计等智能化监管体系,持续完善景区讲解、导览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利用新媒体宣传、影视植入、文旅演艺等方式,营造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让游客充分感受青阳的友好与温暖。三是健全游客评价体系。完善投诉统一受理与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旅游不文明信息红黑榜通报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支持文旅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和服务功能,提升全县导游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合法营运、合法揽客的前提下,探索“导游+司陪”定制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致力于青阳文旅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打造环九华山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期待青阳文旅继续得到您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2日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及电话: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0566-50217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