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牡红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青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4号)收悉。经研究,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大力推动文旅、农旅、体旅项目建设。以旅为媒,以文为魂,以康为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链。厚植文旅产业基础,推动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新高地。
一、坚持规划引领。全力打造九华黄精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成百亩以上九华黄精种植基地20 个、“十大皖药”标准化种植基地 1 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九华黄精)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2个。培育九华黄精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规模以上黄精加工企业 2家、黄精种植专业合作社 10个、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 60余个,引导成立九华黄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4 个,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健康活力”为主题,注重“+中医药健康”“+体育”“+疗养”“+康复”,完善提升现有小镇、景区及乡村旅游点的健康运动功能。创新民宿品质,加快现有民宿的品质提升,培育品质高、体验感强的乡村民宿。支持九华运动休闲小镇开发瑜伽文化、“新老年”文化产品,推进九华黄精小镇开发“康养膳食”文化产品。
二、支持政策保障。一是完善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成立了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健康医疗养老产业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深入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二是突出特色优势科学规划。抢抓“大黄山”世界级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机遇,围绕建设长三角康养新高地目标,突出“康养旅游城”定位,高标准编制《青阳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研制《青阳县健康医疗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青阳县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注重与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城乡建设等规划相结合,切实做到多规合一。三是规划康养旅游产业布局。以县城为核心,以东九华为重点,全力打造现代化康养旅游城,推进主城区景城一体化发展。打造青阳花海、文化中心、芙蓉湖公园等文旅康养城市新地标。整体开发、整体运营、联动发展青阳腔博物馆、青通河沿线,拓展公共文化、演艺娱乐场馆文旅服务功能。围绕环九华山重点区域打造东九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五溪山色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南部新城和高铁新区连接线建设水上夜游城。
三、发展健康产业。我县生态环境优越,充分利用山区坡地、林地等,因地制宜连片种植黄精。九华黄精早在唐代就有了种植的记载,并掌握了“九蒸九晒”的加工技艺。有文可依、有史记载,金乔觉、李白、杜甫等历史名人均在此留墨添香,也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成功获批省级“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示范县、省级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等。2016年,九华黄精被评为安徽省“十大皖药”品种。全县九华黄精人工种植和育苗总面积分别达2.6万亩和550亩,建成百亩以上种植基地20个、“十大皖药”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九华黄精)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培育九华黄精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培育规模以上黄精加工企业2个;培育黄精种植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种植大户60余个,引导成立九华黄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
四、产业融合壮大。专注文旅“专精特新”重点项目招引突破,先后引进礼貌山、徽苑文化园、荣盛温泉、朝山沐野、文宗古村、德懋堂、陌上星空等一批康养旅游头部项目。着力培育休闲度假、康养研学、运动体育三大主题业态,建成业态丰富、产品各异的省级旅游特色小镇4个,其中九华运动休闲小镇入选全国 96 个体育特色小镇,朱备禅修小镇入选全国最美特色小镇 50强,乔木九华黄精小镇三产融合大力推进文旅医养产业发展,陵阳文创小镇古村落集聚、徽文化浓郁,定期举办的七夕游园会、国潮音乐节等活动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力度,致力于青阳文化旅游建设。我们非常希望青阳文化旅游能继续得到您的关注与支持,谢谢!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0日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及电话: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0566-50217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