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决策部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各项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在林业发展上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的战斗堡垒筑牢筑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已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6次,专题研讨6次、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1次。制定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夯实。召开全县林业系统警示教育大会1次,开展廉洁教育和专题辅导、集体廉政谈话各1次。
(二)林长制改革持续深化。全县设立三级林长共175人,研究部署林长制改革工作,审议通过《2024年青阳县林长制工作要点》,建立生态功能区249个。全县各级林长巡林3885次,巡林率达100%。县林长办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协调各级林长、成员单位上下联动,深入全县各乡镇对两级林长履职、林地保护、森林防火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发现涉林问题24个,已全面完成整改。
(三)国土绿化科学统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730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森林抚育1.9万亩。合理规划村庄绿化空间,创建森林村庄4个,森林城镇实现全覆盖;发动义务植树16.3万人次,建设植树基地225亩、植树62万株。对全县351株古树实行“一树一档”精准管理,投保全覆盖。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行动4次,涉及古树名木35株。将储备林建设纳入县级重点工作,完成总体规划和一期建设方案编制,待上级评审完成进行收储。
(四)生态保护全面加强。建立健全巡查管护制度,划分管护责任片区,各乡镇每月对自然保护地巡查1次,登记台账并上报巡查情况。开展2017年以来省级以上层面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15个问题均已完成销号。组织相关人员对拟补充林地图斑进行调查核实,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43起,补种树木516株,收缴罚款90.8万元。
(五)生态安全持续加固。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共316万元,充实完善防火“两支队伍”,新增防火物资1000余件,更新改造防火林带10公里;森防指挥中心林火监测覆盖范围达到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5‰以下。不断健全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县划分为353个基本网格,均完成落地上图,分派网格员实现人员定责。紧盯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除治任务,零星清理松林15947亩,改造松林1515亩。救助野生保护动物20余只,调整优化狩猎人员20余人。
(六)林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荫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全县种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14893亩,完成林下黄精种植任务4483亩,持续开展黄精种质资源圃建设,现已收集保存优良黄精种质资源102份。全县现有竹林面积13.79万亩,为搭建竹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竹产业加工企业11家。加快建设竹产业初级加工网点项目,推动竹加工产业发展。
(七)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林业营商环境。全县报批建设项目占用林地203.65公顷,建立林地资源储备164余公顷,完成林地审批32宗,面积98.1280公顷,审批办结林木采伐申请431份、43271.5立方米。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元,持续开展标准化林业站建设,现已建成7个标准化林业站。选优配强林业科技特派员包保服务35个行政村、50个企业,开展林业技术培训会2次,林技下乡服务60余次。
二、存在问题
(一)《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足。对《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狠抓宣传的措施不够有力,宣传效果不够明显,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拥护林业发展的氛围不浓厚。
(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松材线虫病除治仍然存在个别乡镇除治工作进展不平衡,拔点乡镇数量下降不快的问题。森林防灭火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工作责任传导压实不够,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年轻力量补给不足。
(三)林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涉及我县林业生态环保突出问题较突出,基层对落实林业领域生态环保的属地责任压得不实,重视程度不够均衡。
(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不快。林下经济发展缓慢,林下种植黄精的空间没有充分挖掘,但竹产业发展步伐不够快,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市场竞争力弱。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健全完善林长制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林长制的指挥棒作用,持续探索“林长+”工作模式,压紧压实各级林长巡林护林责任,加大对林长制工作的常态化督促检查,推动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快林长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优势,在管绿、增绿、护绿和用绿上精准发力,推动森林“四库”建设,让林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积极融入“大黄山”发展战略,挖掘林业发展新潜力,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助力“新业态+林业”发展新方向,着力打造林长制改革发展青阳样板。
(二)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价值,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认真落实2025年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等各项营造林工作。2025年计划油茶造林300亩,申报南阳林场森林质量提升森林抚育项目1150亩,木本油料林抚育1600亩。继续统筹推进湿地保护利用规划、九华山地质公园等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审核审批各类工程建设占用林地项目,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对接;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和野生动物生存救助;持续全面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防控和除治等各项工作;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构建森林防灭火体系,提升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水平,确保森林火灾零发生;通过建成的森林防火指挥监控平台和防火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实现对全县森林资源监控全覆盖,不断提升森林火险早发现的预警监测能力和早扑救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高我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优势,继续在植绿、添美、增质和惠民上精准发力,促进森林资源生态防护、人居环境提升、高效生态富民“三效合一”,推动林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强化林权改革和服务保障,持续推动生态建设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护第一要事,统筹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有效衔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林业要素保障。严格审核审批各类工程建设占用林地项目,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对接,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使用林地需求。进一步优化林业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工作效率,用好用足林业工作政策,精准推进相关规划修编,深度破解“瓶颈”制约,打通林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任务。以高山荒废园地、闭坑矿山生态修复形成的林地等作为纳入储备库对象,探索开展林地占补平衡工作。深入推进国储林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将国储林项目建设将与林下经济等重点结合,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充分发挥青阳森林优质资源,加强招大引强力度,落实“双碳”目标。持续开展黄精良种选育,以国有林场为依托,深度结合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研学实践、科普教育等,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黄精种质资源圃规划建设任务,积极申报2025年省级林下经济九华黄精林下种植示范项目1个,助力九华黄精“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绘就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规定。持续推动省环保督察反馈涉林问题整改工作,认真开展省级以上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高质量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切实抓好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坚决落实整改主体责任,通过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长久立”的机制,真正让整改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坚决扛起党组主体责任,强化机关、林业站、国有林场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四风”问题,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专项督查,使党规党纪深入每位党员干部的心中,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防线,强化林业队伍教育管理,全面打造忠诚、务实、干净、担当的林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