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林业局 > 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448Q/202302-00015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青阳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文字解读《青阳县“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3
废止日期:
文字解读《青阳县“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2-13 09:44 来源:青阳县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起草部门文字解读《青阳县“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


2023年2月9日,县林业局印发了《青阳县“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现对此规划文件作如下解读:

一、背景和依据

我县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7.63%,林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发展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林业系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开展森林城镇建设,推进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林业发展规划既要与国家、省、市发展规划同频共振,又要为青阳县发展规划添砖加瓦,融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科创兴县”四大战略。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研判起草过程

根据《森林法》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且在“十三五”期间,全县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根据多方谋划和商讨,为解决好我县林业发展存在有关问题,于2022年完成规划前期研究,形成规划基本思路,并拟定规划大纲;随后形成规划框架、完成成规划初稿。后进行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完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程序,并通过县林业局党组审议。

三、工作目标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是完成新造人工林666.67公顷、森林抚育5533.33公顷,发展林下中药材料种植666.67公顷,全民义务植树500万株。到2025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57.65%,林木绿化率达到67.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565万立方米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更趋合理;林分结构不断改善,森林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效益逐渐突显。

四、主要任务

(一)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加强森林经营,强化油茶等木本油料规模,发展森林碳汇、储备林建设。

(二)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重点开展有关自然保护地规划文本编制,强化保护地巡查保护及点位整治。

(三)全面加强林业资源管护。重点加强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强化林业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林业资源监测。

(四)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推进林下经济开发,加快林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九华黄精等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五)着力提升林业生态文化。开展森林城镇创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抓好森林公益宣传。

(六)积极深化林业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

(七)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林木种苗保障能力,推进基层林业站建设,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五、创新举措

1、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实施长江生态廊道造林工程,筑牢长江生态屏障;实施森林抚育工程,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实施油茶营造林工程,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充分挖掘低质低效林的潜力,快速提高茶油产量,促进油茶特色产业品质、规模和产量的提升。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对在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基础上依法组建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加快建立竹木资源培育、竹木加工、油茶产业等各类行业协会,引导林农走专业化合作道路,提高林业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3、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强化。大幅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加快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应急处置系统,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继续申报九华山地区森林火灾综合治理等项目,逐步完善九华山地区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使重点林区林火监测覆盖率达100%。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加快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林区民生福祉必须以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林业工作重要基础。把林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林业,及时协调和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等“十四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通过进一步强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在各级林长的组织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和执行林长会议、信息公开、工作督察、投入保障、工作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可以协调解决林业发展中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为林业事业改革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二)制度建设保障。一是全面普法。加强林业法制教育,普及《森林法》和林业法律知识,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林氛围,用法制构筑全社会保护森林和生态的无形红线。二是严格执法。建立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林业执法队伍以及覆盖全面的执法体系。加强对林业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成立林业行政执法队。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为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林区巡查,卫片比对,加大对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森林资源,提高了群众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三)资金投入保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林业投入体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合理安排公共财政投入。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专项经费,对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实行财政预算,对非重点林业生态建设,政府也应该在资金投入上实行优惠政策,对营造林给予补助。设立林长制专项资金。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加大林业发展支持力度。一是财政支持林业发展措施。县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林业贷款情况进行考核;县财政设立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林业金融产品。二是盘活林业资源,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有序推进林权流转,认真落实林权流转审查、备案、登记制度,促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

(四)林业科技保障。一是集中力量对筛选出的长期制约我县林业科学发展的瓶颈性技术难题开展重点科研攻关。加强林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市场驱动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二是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森林认证、产品认证等认证认定,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品、生态评价等林业科技标准体系。三是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推广设施林业、营造林机械等实用技术,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强化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科技创业,密切市场对接,提升科技服务产业民生的水平。

(五)林业队伍保障。一是加强林业行政管理队伍、林业执法队伍、林业技术队伍等建设,重点加强基层林业站队伍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二是加强林业经营队伍建设。加快营造林、防火、采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专业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材检验、林业物证鉴定等中介机构建设。三是加强林业人才培养。深入开展技术骨干培训,基础林业实用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训,为我县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人才支撑。加强林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进林业科技人才和林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新型职业林农和现代林业企业家。

七、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健全完善林长制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林长制的指挥棒作用,持续探索“林长+”工作模式,压紧压实各级林长巡林护林责任,加大对林长制工作的常态化督促检查,推动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快林长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优势,在管绿、增绿、护绿和用绿上精准发力,推动森林“四库”建设,让林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积极融入“大黄山”发展战略,挖掘林业发展新潜力,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助力“新业态+林业”发展新方向,着力打造林长制改革发展青阳样板。

(二)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价值,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认真落实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等各项营造林工作。继续统筹推进湿地保护利用规划、九华山地质公园等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审核审批各类工程建设占用林地项目,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对接;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和野生动物生存救助;持续全面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防控和除治等各项工作;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构建森林防灭火体系,提升森林消防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水平,确保森林火灾零发生;通过建成的森林防火指挥监控平台和防火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实现对全县森林资源监控全覆盖,不断提升森林火险早发现的预警监测能力和早扑救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高我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优势,继续在植绿、添美、增质和惠民上精准发力,促进森林资源生态防护、人居环境提升、高效生态富民“三效合一”,推动林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强化林权改革和服务保障,持续推动生态建设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护第一要事,统筹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有效衔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林业要素保障。严格审核审批各类工程建设占用林地项目,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对接,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使用林地需求。进一步优化林业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工作效率,用好用足林业工作政策,精准推进相关规划修编,深度破解“瓶颈”制约,打通林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任务。以高山荒废园地、闭坑矿山生态修复形成的林地等作为纳入储备库对象,探索开展林地占补平衡工作。深入推进国储林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将国储林项目建设将与林下经济等重点结合,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充分发挥青阳森林优质资源,加强招大引强力度,落实“双碳”目标;持续开展黄精良种选育,深度结合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研学实践、科普教育等,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黄精种质资源圃规划建设任务,助力九华黄精“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


(解读人:陈萌      咨询电话:50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