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何春芳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老人心理关爱长效机制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要求,落实国家、省、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应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及需求,有效维护和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11个乡镇,110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4.84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5.84万,人口老龄化率达23.5%。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7079人,占比12.5%。60周岁以上老人中残疾或者失能的近3000人,占比5%;留守、空巢或独居老人1468人,占比2%;特困老年人2076人,占比3.6%;城乡低保老人3053人,占比5.2%。
二、主要做法
1.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高度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先后出台了《青阳县“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青阳县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青阳县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县共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347名,助老员护理证持证上岗率95%。先后组织634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暨养老机构院长高级研修班、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等,夯实全县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为老服务整体水平。各乡镇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志愿者的优势,以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为目标,利用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敬老助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助老员会提供陪伴聊天服务,与老人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倾听老人的心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还会为老人举办热闹、快乐、温暖的生日会,带给他们最直接、最现实的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提高了老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对生活的热情。
3.建设运营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1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1个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7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8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针对临界人群开展义诊和心理咨询,除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组织参加社区活动外,社区还积极争取家属的支持,组织卫生院、社区医生对家属开展护理知识培训,指导家属关注老年人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邀请县级医院专家来社区开展义诊,一对一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4.开展特殊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行动。通过制定老年人心理关爱长效机制,建立老年人赡养协议签订、农村留守老年人联系登记、农村特殊老年群体探视走访关爱三项制度。依托各乡镇村干部、网格员、助老员,对433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定期探视走访和视频监控,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入户走访以及转诊,部分行动不便的高危人群,社区邀请县级医院、卫生院医生入户义诊,为他们开通转诊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注关爱,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持续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和社会组织统筹推进老龄健康事业,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等活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持续推进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向纵深开展,更加注重关心关爱老龄人的心理健康,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老年群体,持续改善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非常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青阳县民政局
2024年9月12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