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乡转型升级、迎头赶上、提质扩量增效的攻坚之年、更是全力拼经济促发展的奋进之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环境,我们必须让发展的速度加快“跑起来”。奋进“攻坚之年”,我们要筑基固本“稳全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乔木的全面奋进提供坚实基础。奋进“攻坚之年”,我们要谋势成势“抢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赋予我们更多机遇,我们必须擦亮“九华黄精特色小镇”金字招牌,发挥石安工业园东扩、池州东大门的天然优势,在谋势中抢占先机,在求变中开拓新局。奋进“攻坚之年”,我们要抢位进位“争一流”。强化“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感,坚持“快”字当头,越快越好,把好区位好资源的天然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一般预算收入18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县定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及各方面工作:
(一)打造“奔跑乔木”,推动经济发展高水平增长
狠抓双招双引。立足池州东大门桥头堡优势、九华黄精特色小镇金字招牌,聚焦钙基新材料、镁铝轻合金、中医药深加工等产业,瞄准长三角“前沿阵地”,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着力引进高技术、高成长、战略型新产业。成立招商工作专班,健全“双招双引”项目调度推进机制,力争新引进项目9个,其中省外亿元项目不少于3个,省外亿元到位资金6.6亿元。
狠抓项目建设。围绕工农互促的发展理念,立足现有禀赋,促进三产融合,实现全面振兴。一是提升现代农业带动力。以创建“九华黄精特色小镇”为契机,纵向拉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增值空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好农特产品一产大文章。大力扶持产业。坚持“科技强农”,发挥科技特派员助力作用,深入培育“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纵深推进九华黄精、黑糯玉米、葛粉、金银花、小蜜薯等基地建设,持续跟进“乔木湾”商标注册,形成富有特色,带动周边发展的内循环格局。倾力延链增收。围绕产业链延长、产品深加工,做好在谈鹿制品、国药等招商信息转化,盘活新泰药业、九子山塑业存量土地、厂房,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完成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为抓手,做实“三头三尾”工作,构建多元化农产品供给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升工业产业竞争力。以石安园东扩为契机,大力引进装配式建筑等钙基新材料产业链末端产业,鼓励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做好钙基新材料工业二产大文章。抓机遇壮产业。紧抓我县“非金属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契机,坚定不移围绕钙基新材料、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谷峰、恒基、力聚3个项目及县规划非金属矿产品集散中心等项目早基建、早投产。抓禀赋促发展。依托青阳县镁铝轻合金产业链“横向集聚、纵向延链”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飞地”政策,发挥信息优势,围绕青阳皖江特色制造业基地规划,积极引进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加工、汽车总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端企业,全力提升工业经济支撑力。三是提升特色旅游影响力。以“生态康养区”和红旅农村旅一体化区双轮驱动模式,坚持体验红色、融入绿色、彰显特色,全面提升乔木的人气、品味和美誉度,做好东大门文旅三产大文章。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巧借“池州东大门”区位优势,推进“故家乔木”系列宣传,实施文化“走出去”,流量“引进来”战略。打造红色品牌,以乔木区委旧址建设为契机,深挖洪广事迹,谋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结合兄弟乡镇红色场馆,建设红色文化旅游专线。打造人文品牌,加大九华民歌等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整合乔木美食、农特产品,加大新媒体合作力度,建设特色人文旅游文化。打造康养品牌,以九华黄精特色小镇为引线,积极对接产业数据大平台,引进电子商务、网红直播等新型产业,依托全县唯一一家拥有药企生产资质企业,结合农旅底色,厚植中医医药文化,打造“池州东大门”区域文化品牌。实施业态升级工程。以做好南陵县烟墩镇霭里4A景区无缝衔接工作为抓手,早谋划、高规划、快落实,提速项目前期工作。立足红色、人文、康养等资源优势,加快区域改造升级,以点带面,全力打造乔木文旅新品牌。
狠抓发展环境。夯实“要素保障硬支撑”,加快金峰路两侧近700亩土地征迁工作;聚力盘活闲置地块,采取“1个地块、1名领导、一套专班、一包到底”模式,坚持挂图作战、小会调度、路线图推进,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加快园区征迁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包保企业制度,坚持助企纾困,落实各级稳经济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打造“宜居乔木”,推动乡村建设高品质提升
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以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接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大力开展“四类房”和脏乱差设施专项整治,完成农村改厕全年任务,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县定目标,新建美丽自然村庄1个。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年优化道路9.1公里。全面完成七星河乔木段防洪治理工程,积极争取资金,提升东风水库库容库貌。强化集镇管理,积极完善集镇功能配套,提升集镇品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回头看”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广低碳运输、绿色生产,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保持秸秆禁烧严管态势,落实落细“五控”措施。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双下降”。
守牢安全底线。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完成高标准农田提质更新2000亩、“小田变大田”1100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工矿商贸、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升炉窑企业安全监管能力水平,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及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安全生产“案例教育法”,纵深推进安全教育“五进”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闭环监管。
(三)打造“幸福乔木”,推动群众需求高质量改善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深做实“一村一品”,推进乡村振兴创业园建设,以产品加工为重点,以推广销售为保证,以品牌建设为提升,着力打造集镇域范围内产业加工发展产业链,大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发展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大力实施34项民生实事,精准抓好困难家庭、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一老一小”保障,大力建设“爸妈食堂”,加强乔木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全力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开展企业支付动态监测,大力推广劳动合同电子签订工作,尽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强化社会治理。加强法治乔木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矛盾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高质效做好12345便民热线办理。重拳打击黑恶势力和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