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青阳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粮食平安保障能力,根据“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现由县发改委对此政策作如下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党的二十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此背景下,粮食产业作为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基石,应该抓住转型升级、提质上档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根据《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支持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及七个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池州市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奖补政策》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该实施方案主要总结了如何切实抓好我县粮食和油料生产工作,稳定提升粮食作物面积,科学改进种粮技术,以达到农业丰收成果为目标。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尤为重要。
三、工作目标
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全面落实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在年度任务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巩固并 逐步恢复双季稻生产,较上年度增加1万亩以上;因地制宜扩大小 麦面积20%以上;扩大再生稻面积20%以上,稳定提升我县粮食生产水平。
四、主要任务
该实施方案主要任务:我县要积极落实市级下达的年度粮食播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的目标任务,与各乡镇积极协调对接,由各乡镇将任务分解至村组、地块,将任务严格落实到位;充分认识到早稻生产的特殊重要性,按照其按照“行政人员分片保面积,技术人员分 区包技术”的原则,稳住政策、稳住项目、稳住措施,确保双季 早稻面积在上年基础上,增加1万亩以上,提高我县农田的产出率;对待耕地,要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提高耕地的质量,禁止将耕地闲置,荒废永久性基本农田,禁止将耕地转为它用而从事渔业,林果业等,对非法破坏耕作土地等行为要坚决抵制。在提高耕地质量上,要重点保护好已经建立的高标准农田,引进新兴技术实时检测农田质量,利用科学种植技术,绿色肥料技术等提高土地肥力又能做到无污染。推进“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推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出现“卖粮难”。围绕“稳粮食面积、扩油菜面 积、提粮油单产、增种植效益”目标,开展精耕细作工作,提高粮食单产提升,以小面积高产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对待灾情灾害方面,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成立应对灾害的应对小组,能保证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开展抗灾工作;积极与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配合,科学的研判气象灾害,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提高防御力。
五、保障措施
各牵头责任单位起到主导作用,积极与相关单位,乡镇机关积极配合,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支持粮食产业开展的多项资金有利政策,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对于相关的粮食企业要多走访与调研,积极帮助粮食企业面临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案,牵头引线,增强对粮食企业的服务意识,切实帮助粮食企业开展工作。
解读机构:县发改委粮食与物资储备科
咨询电话:502146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