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画卷的自然风光、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紧扣乡村振兴主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等为出发点,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造生态河道,建设宜居乡村。“清晨,大家沿着滨河步道散步锻炼时,看见河水清澈见底,拦河景观赏心悦目,心情也会畅快起来。”九华河庙前镇河段经过治理后,水秀景怡,引来每天早晚来此纳凉休闲的居民纷纷点赞。
近年来,庙前镇坚持将河道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治水工作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九华河生态河道建设,持续改善河道生态功能,增强河道泄洪能力,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对九华河等河流日常巡逻,严格责任人管理目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护辖区内水生态环境。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乡村功能。庙前镇坚持把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建设,改水改厕、农田水利等项目,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实根基。2023年全镇上报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个,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5万元。同时,立足镇情实际,把改善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对一些农村道路进行绿化、亮化,让乡间步道田园化、风格化;大力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实现自然村改厕;进一步完善集镇污水管网功能,优化街道路网结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河塘沟渠、道路两侧闲置土地进行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开展林木、花、草、游园多层次立体绿化,以别样景色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增收。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在产业。有了好的环境,更要有好的产业。近年来,庙前镇始终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践的重要举措,鼓励各村利用好本村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推进特色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如今,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已是“遍地开花”。高源村的翌芸生态农业观光园,十字村的葡萄,双石村的草莓,双桥村的大棚蔬菜、荷花,庙前村的豆丹,华阳村的生态茶叶,三义村的九华黄精……镇域“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正在加速构建形成,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庙前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运动特色休闲小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庙前镇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来培育,运用“旅游+”模式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开发合作新业态,形成具有庙前特色的乡村建设发展之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