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丁桥蓄势待发、起势突破的历史节点,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把握大势、顺应形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围绕“六破六立”和“五大”要求,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先机、开新局、争一流,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丁桥。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县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清稳与进、立与破、谋与干的辩证关系,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围绕“实现三个翻番,建设百亿强镇”发展目标,更好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拼经济、谋发展、促振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产业新镇
活力丁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完成财政收入2.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00万元),规模工业产值56.84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增长15.5%;完成外贸进出口1000万美元。节能减排、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其他指标要能快则快、应超则超,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一)紧扣一体化,以更强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紧抓项目调度,力争新开工、竣工重点项目15个以上,一季度泫氏旧高炉拆除、新高炉烧结系统动工建设,还原罐配套设施建设完工,年内南野金属、丰盛机械、恒绵铸铁井盖项目完成设备调试,稳速新材、恒鹏环保厂房主体完工。积极支持狮山观音山矿山整合。同时,继续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向,加强项目谋划申报,全力向上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打好招大引强主动战。聚焦三大新兴产业和“一轴五园”建设,抢抓新能源沙滩车、成套机械设备生产、苏州压铸等重大项目线索,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力争新引进项目12个以上,其中省外亿元项目6个以上,省外亿元到位资金18亿元以上,重点在10亿元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打好产业转型突破战。以“四化改造”攻坚行动为牵引,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壮大,支持优质企业新上项目、扩大产能、提升产量,加快骏驰童车、迎春炉料、超威电源、宝康非金属等技改建设,力促国华制衣、九华铜材等地块存量资产盘活。用足用好“稳外贸”政策,促进童车外贸加快发展。
(二)聚力高质量,以更大魄力推进平台建设
增强园区平台承载力。继续举全镇之力推进集镇园区南扩工程建设,争取园区发展专项债资金,充分利用县工业投资运营公司平台,完善园区路网、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鼓励企业自主优化厂区布局,启动黄泥垅和集镇园区环境整治,推动泫氏铸造办公区建设,配套建设智慧停车场,更新打造“美丽园区”。增强营商环境竞争力。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度优化为企服务全程代办机制,落实“帮办、领办、代办”服务,打造展示良好营商环境的“示范窗口”。用好用活市县扶持政策,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梯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企转新,新增规上企业3家、限上企业1家,培育高新、专精特新企业3家。支持超威电源、泫氏铸造争创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企业。做优做实统计调查,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三)聚焦共富裕,以更实举措加速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稳产增产。牢记“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产粮面积和主粮产量稳定在3.1万亩、1.2万吨以上。坚持用开放思维抓乡村振兴,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选址规划发展用地218亩,打造乡村振兴创业园,启动一期6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引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3个以上。
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帮扶力度,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成效。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强农惠农富农新措施,持续提振村集体经济发展能级,推动工业反哺“三农”发展,力争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1200万元,增长35%以上,带动人民群众就近增收致富。
(四)追求高品质,以更优布局提升丁桥形象
建设产居融合美丽集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加快完成康乐水厂国有化改革,适时实施北外环东段路面硬化、狮山河公园布局优化、垃圾中转站迁址重建等工程建设,强化集镇容貌整治,开展扬尘问题系统治理。扎实做好县级赋予431项审批执法权限高效承接,提升“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质效。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完成独龙村、狮山村村庄规划编制。新建西井一个2024年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建成牛山、杨垅两个2023年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完成2个和美家园和7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接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重点打造1—2个村庄整治示范点,全力实现“庭院美”“村庄美”“乡风美”。支持茗山村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五)突出惠民生,以更快步伐增进群众福祉
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动态调整镇级七项民生工程覆盖范围,新增3家老年食堂、5家信用超市,持续提高医保和养老保险覆盖率,完成养老服务中心水电改造。强化创业带动作用,全力促就业稳增收,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留守老人关爱力度。
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合各类资金6000万元,2月底完成G330丁桥段亮化更新和S463牛山段路面维修,3月份启动狮山河、茗山河防洪治理、高标准农田提标及石壁、杨西冲、艾冲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6月底前实现汪家、长龙、店街等5个台区分容改造。巩固提升集镇水厂国有化改革质效,升级改造供水设施,不断提升水质标准和服务质量。
(六)致力大安全,以更高水准促进社会治理
坚定不移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扬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系统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网络安全等领域风险。深入推进“3+2+3”信访工作体系,突出抓好初信初访,持续攻坚信访积案,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化12345热线、《民声呼应》等政务服务,切实做到接访有态度、办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坚定不移强化生态治理。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聚焦“问题整改、扬尘治理、水土监测、秸秆禁烧”四项重点任务,加大“环保管家”覆盖频次,抓好污染源全过程管控,做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交办件、信访件问题“回头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问题不反弹、效果可持续。
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探索实施“周五安全环保行动日”制度,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安全环保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应急吹哨、部门报到”“大应急”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强专业救援队伍,提升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同时,全面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认真做好民族宗教、科普、双拥、老干部、档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