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农业现价总产值30540万元,同比增长9.85%,可比价增幅4.1%,高于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752万元,可比价增幅6.8%,高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16321万元,按不变价增长4.2%。
一、春耕备耕稳步进行,油菜种植面积增幅明显
从春耕备耕调研结果看,种粮大户种植意向增强,结构调整优化,受政府引导和粮食价格稳定的影响,双季稻和再生稻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农资供应充裕,总体价格平稳,化肥储备1300吨,增长18.2%,种子市场储备175吨,增长45.3%,农药18吨,下降10%,大户和农户均未反映物资短缺情况,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等种子价格、农膜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冬闲田利用率提升,粮油种植规模扩大,油菜生产2023年秋冬播种面积较常年有大幅增加,总播种面积达6.4万亩,同比增长14.28%;小麦2023年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明显,达1.2万亩以上。蔬菜播种面积4025亩,同比增长2.4%,产量5501吨,同比增长2.9%。
二、畜牧业有增有减,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一季度生猪出栏13860头,同比下降21.25%,牛出栏495头,同比增长28.24%,羊出栏553头,下降18.56%。活禽出栏127.0752万只,同比增长13.38%,禽蛋产量5030吨,同比增长21.96%。
一季度全县水产品总产量6391吨,同比增长3.7%,其中养殖量6328吨,捕捞量63吨。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匮乏。因种粮收入低且劳作辛苦,农民不再将种地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都以进城务工为主,从事二、三产业活动,导至农村劳动力匮乏问题。加之农业生产种收季节性非常强,短期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导致短期用工工价迅速上涨,一些农户无奈之下就出现粗放种植,应付种植现象,耕作水平下降等现象。
(二)种植业收益低、风险大。种粮效益相对较低,经济作物种植效益也在下降。同时农业经营风险较大。当前农业生产尤其是一些特色种植和养殖项目,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等因素影响,而相应的保险保障措施还不健全。重点是突发事件难以承受。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大,如今年一季度的低温灾害天气直接影响了农业产销和油菜籽质量。
四、工作建议
(一)健全市场信息发布体系。密切关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行情,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发布市场经济信息,提前预警市场风险,以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二)促进种、养殖规模化发展。大力挖掘散户种、养殖潜力,加大规模化培育力度,出台相应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全县种、养殖走向规模化发展。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农业工作顺利开展。全力以赴做好农业生产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各项防灾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把疫情对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