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人民政府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
情况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我县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政治引领作用。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依法治县办会议、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等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各乡镇党委及县直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均安排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9月份,县委依法治县办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青阳”理论成果征集活动,其中3篇推荐征文在市委依法治市办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奖。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依法治省办和市委依法治市办整改部署要求,及时制定《关于开展“一规划两方案”暨“八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督察工作方案》,成立2个督察组,由县领导带队对4个乡镇、5个县直部门,以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台账资料、与被督察对象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个别谈话、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进行实地督察,并对督察结果进行通报,对发现问题督促各单位全面整改提高,有效促进法治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二)推动全面依法履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细化“五免”之城工作措施,出台《青阳县全面推行“证明免交”工作实施方案》,梳理“证明免交”事项800余项,清理取消证明事项材料2296件。落实《青阳县全面推行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轻微或首次犯错免于行政处罚300余起,以“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指引,依法化解涉企重大纠纷18起。召开营商环境提升重点工作推进会,推动县级“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任务清单落实。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召开乡镇、开发区企业开办注销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点业务培训班。开展助企纾困工作,深入110余户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2023年周末轮岗窗口共受理咨询1000余件,办件725件,开展上门办7件、预约办160余件。大力推广“微笑服务”模式,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微笑服务,温暖政务”为主题的“政务服务微笑之星”评选活动。2023年收到群众各渠道表扬信15封、表扬锦旗4面,大厅服务零投诉。县、乡、村三级联通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断优化,31个部门1594条事项,11个乡镇968条事项,117个村(社区)5496条事项实施清单按照省、市质检规则实行动态管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地图服务精准度、办事指南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提升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出台“三重一大”事项规定,严格落实《青阳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及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八个配套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网上公开,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重大决策11件。审查县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规范性文件等101件,在事业单位改革、土地征收、国有资产处置等方面提出审查意见287条,合法性审查覆盖率达100%;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按时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报备率100%。组织全县规范性文件入库工作,录入行政规范性文件74件。纵深推进乡镇(开发区)重大决策提升工程,出台《关于推进乡镇、开发区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方案》,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依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出台《关于规范全县招商引资协议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防范招商引资协议签订法律风险。发挥县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县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办理应诉案件十余起,败诉率较往年相比显著下降,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审查30余起,参与信访化解百余起。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协调,助推行政执法规范化。落实乡镇承接县级审批执法事项254项,推进丁桥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赋权,认领事项400项,梳理高频事项103项。组织依法行政培训班两期,完成全县行政执法证年审和资格认证考试工作,2023年全县共138人通过安徽省行政执法考试。推动落实《池州市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0版)》。重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织下沉指导,开展执法导航试点工作;落实《青阳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编写典型案例2篇;落实《全省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核查工作方案(试行)》,县司法局联合公安、交通、应急部门开展事故责任核查7次。
(五)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为民实效。接收指派法律援助案件456件,其中刑事248件,民事208件,办结469件,为受援人取得经济利益或挽回经济损失542.97万,解答法律咨询 979人次,回访 190余人次。推进“法援拥军”品牌建设,继续与驻地96711部队签订法律援助工作协作协议,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县公证处积极拓展不动产领域代办业务及家事法律服务业务,共办理公证事项462件。22名骨干法律工作者集中开展法律、政策宣讲培训145场次,受众达500余人次,惠及企业100余家;实地走访318家民营企业,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181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31条。60名村居法律顾问深入117个村组举办法治讲座307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306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14件,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其他群众自治管理规定38份。全县党政机关共有21名公职律师,已聘请法律顾问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66家;185家县属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聘请法律顾问。
(六)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61件,成功调处1653件,调处成功率99.51%。加强促进法治化信息平台和“池州法格”手机APP 等人民调解信息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县个性化调解工作室优秀调解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机制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注重发现线索,目前未发现黑恶势力线索。做实远程视频探视工作,申请预约远程探视378次,完成远程探视372次。2023年9月,蓉城镇富阳社区人民调委会调解员丁丰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2023年4月,酉华镇人民调委会调解员施世庆和杜村乡人民调委会调解员盛景龙,均荣获“安徽省一级人民调解员”称号。
(七)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升行政复议与应诉质效。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行政复议与应诉和监督职责分离,设立青阳县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和审理委员会,成立青阳县行政复议受理中心。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3件,办理县政府行政应诉案件12件,无败诉案件。与法院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推动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创新实施工作提示函制度,发送提示函20份,获得市依法治市办通报表扬,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八)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接受司法监督和检察监督,不断完善“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接受社会全面监督。
(九)落实巡视整改任务,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严格落实省委第九巡视组巡视青阳县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相关要求,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坚持照单全收、全面整改。及时梳理2017年以来共计40件行政败诉案件,逐件分析败诉原因,对败诉案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开展依法行政专项整治,通过自查自纠、专项检查、重点治理、建章立制等方式进行集中整治,对排查发现的9个共性问题,均按要求进行整改。同时,举办全县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提升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结果在依法行政考核中的分值占比,开展季度执法案件评查和通报,有力提升了全县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县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一)法治意识及政策法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对新形势下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执法领域和事项仍不够清晰明确,易造成执法和监管的脱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执法岗位招人难,缺乏新鲜血液。
(三)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有待提高,出庭应诉效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2024年,我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在笃学深悟真用上当标兵作示范,切实增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自觉。二是强化法治思维。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把握正确法治理念。严格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出庭应诉率和应诉能力,做到“出庭、出声、出解、出彩”。三是发挥公职律师作用。引导公职律师积极参与部门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及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四是加强法治宣传。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发挥法治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具有青阳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标志性成果。
(二)深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执法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体制机制。厘清部门间及部门内部的职责边界,优化资源配置,让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二是进一步加强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的传帮带,将更多优质新鲜血液充实到基层执法队伍中。按行业、分领域开展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经典案例学习,不断提升执法队伍“全科式”执法能力。
(三)依托督察考评手段,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全力做好省委第九巡视组巡视青阳县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后续工作。以争创2024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评,全面提升全县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助力建设法治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