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城合肥再传捷报,安徽源东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荣获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银奖,这是该公司连续两届获此殊荣。此为青阳县新河镇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据了解,新河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过去,这些秸秆大多被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镇积极引进推广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镇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经建成了五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实现秸秆“五化”即利用技术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加工后的秸秆可以用于生物质燃料、造纸原料、饲料、基料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该镇还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将木屑与农作物秸秆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压缩至原体积的八分之一,形成规则的颗粒,就成为生物质燃料。”日前,安徽源东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阮克勤,向参观秸秆处置的人员介绍秸秆燃料化的操作原理。该公司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近两年投入研发资金127.5万元,研发出、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环保装置、农作物秸秆颗粒滚压成型装置、高效的农作物秸秆制粒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3项。2023年利用稻壳(秸秆)达25315吨,公司产值达2135万元。
青阳县晨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吴长青,2023年购买了秸秆打捆机、建成了秸秆收储中心,当年收储水稻秸秆1200吨,公司年总产值达500万元。他说:“以前秸秆只能烧掉实在可惜,现在不仅能清洁环境,还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
该镇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先后在向阳村、十里岗村、杨梅桥村开办3期培训班,讲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群众达147人次,印发技术指导资料10期2560余份。举办种养大户邮储银行金融对接会,与邮储银行青阳支行合作发放创业贷款,截止2023年12月底已发放各类贷款1400万元,惠及6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解决大户融资难,提高大户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秸秆充实养殖场的过冬饲料,让废弃秸秆摇身一变成为牛群口中的“香饽饽”,不仅解决了秸秆利用难题,还降低了的养殖成本。青阳县罗毅牧场常年利用水稻、玉米秸秆饲养奶牛60头,秸秆综合利用量达1100吨,年产值达150万元。截止2023年12月底,该镇五家企业秸秆综合利用达28439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秸秆综合利用达2750.5吨。该镇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变废为宝已经带动了数百人就近就地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