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聚焦对标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着力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共完成2244项次,总成交额29.46亿元,同比增长19.86%,节约资金3.53亿元。
不见面,项目交易“零跑腿”。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全面推进项目交易全流程线上服务,交易主体不受地域限制,交易项目进场受理、场地预约、招标公告发布、专家抽取、开标、评标等交易事项全程线上办理。大力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投标企业线上即可完成投标全过程,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2023年,全县通过网络对外公开发布各类交易信息2108条,开展异地评标项目206项,交易项目全面实行“不见面开标”。
降成本,交易服务“零收费”。持续优化服务举措,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多举措开展保证金清理工作,2023年退付履约保证金197个项目,共976.88万元(含历史沉淀履约保证金198.67万元),历史沉淀保证金清退率100%。全面推行电子保函,2023年投标保证金投标保函替代使用量17299次,盘活企业流动资金29.13亿元;履约保证金保函替代使用量37次,替代资金1107.58万元。积极推行“中标贷”,解决中小企业中标后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保重点,创优服务“零等待”。紧盯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需求,及时掌握项目申报、立项情况,提前介入提供招投标政策咨询服务,协助业主单位做好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工作。设立“快捷受理窗口”,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进入“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容缺受理、专人跟踪服务,做到“随时办、立即办、加快办”,实现交易“零等待”,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赢得时间。2023年,完成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交易28项次,交易金额15.25亿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